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问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创研投资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影响企业创研投资的因素 | 第13-14页 |
1.2.3 政府补贴与企业创研投资影响研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以及方法 | 第16-20页 |
1.3.1 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创新点与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20-22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1.4.2 本文可能存在的研究不足 | 第21-22页 |
第2章 科技型企业创研投资的现状分析及理论研究假设 | 第22-28页 |
2.1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创研投资 | 第22页 |
2.1.2 政府补贴 | 第22-23页 |
2.2 创业板上市企业创研投入制约因素 | 第23-24页 |
2.2.1 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2.2.2 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 第24页 |
2.3 政府行为对科技型企业创研投入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 理论分析及相关假设 | 第25-28页 |
2.4.1 融资约束理论 | 第25-26页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页 |
2.4.3 企业行为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政府补贴与创研投入的研究方案设计 | 第28-36页 |
3.1 样本选择以及相关变量 | 第28-31页 |
3.1.1 样本范围选择 | 第28-29页 |
3.1.2 被解释变量及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29-30页 |
3.1.3 控制变量及效率测度变量的选择 | 第30-31页 |
3.2 模型设计 | 第31-33页 |
3.2.1 回归模型设计 | 第31-32页 |
3.2.2 效率模型设计 | 第32-33页 |
3.3 针对假设问题的三阶段研究步骤 | 第33-36页 |
3.3.1 全样本研究 | 第33-34页 |
3.3.2 创研投资不足效率组研究 | 第34页 |
3.3.3 创研投资相对过度效率组研究 | 第34-36页 |
第4章 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36-43页 |
4.1 样本的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 第36-39页 |
4.1.1 数据说明与来源 | 第36-37页 |
4.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4.2 回归分析结果 | 第39-43页 |
4.2.1 总样本组的政府补贴与创研投入实证分析 | 第39-40页 |
4.2.2 非效率组的政府补贴与创研投入的实证分析 | 第40-43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3-49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43-44页 |
5.2 建议与创新融资模式设计 | 第44-49页 |
5.2.1 政府补贴的目标对象建议 | 第44页 |
5.2.2 企业提高政府补贴利用建议 | 第44-45页 |
5.2.3 创新融资模式设计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