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电动汽车商业生态系统的多种模式比较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18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2 理论意义第11页
        1.1.3 现实意义第11页
    1.2 研究问题第11-12页
    1.3 核心概念的厘清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数据来源与分析过程第14-15页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1.7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第16-18页
        1.7.1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16页
        1.7.2 论文主要内容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5页
    2.1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第18-19页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9-20页
    2.3 商业模式发展相关的理论综述第20-23页
        2.3.1 商业模式发展相关的文献综述第20-22页
        2.3.2 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相关文献第22-23页
    2.4 现有相关研究的评价第23-25页
3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分析第25-34页
    3.1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描述第25-31页
        3.1.1 产业萌芽探索期(1986-2000)第26-28页
        3.1.2 产业初始培育期(2000-2010)第28-29页
        3.1.3 产业发展期(2011-至今)第29-31页
    3.2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第31-34页
        3.2.1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第31-32页
        3.2.2 关键利益相关者第32-34页
4 中国典型城市电动汽车的商业生态系统生成分析第34-71页
    4.1 杭州第34-43页
        4.1.1 产业基础第34-36页
        4.1.2 运营模式第36-39页
        4.1.3 基础设施建设第39页
        4.1.4 新能源汽车市场示范情况第39-40页
        4.1.5 新能源汽车主要扶持政策第40-41页
        4.1.6 小结第41-43页
    4.2 深圳第43-52页
        4.2.1 产业基础第44-46页
        4.2.2 运营模式第46-47页
        4.2.3 基础设施建设第47-48页
        4.2.4 新能源汽车市场示范情况第48页
        4.2.5 新能源汽车主要扶持政策第48-49页
        4.2.6 小结第49-52页
    4.3 北京第52-58页
        4.3.1 产业基础第52-54页
        4.3.2 运营模式第54页
        4.3.3 基础设施建设第54-55页
        4.3.4 新能源汽车市场示范情况第55页
        4.3.5 新能源汽车主要扶持政策第55-56页
        4.3.6 小结第56-58页
    4.4 合肥第58-67页
        4.4.1 产业基础第59-61页
        4.4.2 运营模式第61-62页
        4.4.3 基础设施建设第62-63页
        4.4.4 新能源汽车市场示范情况第63-64页
        4.4.5 新能源汽车主要扶持政策第64页
        4.4.6 小结第64-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71页
5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形成过程的比较研究第71-87页
    5.1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第71-73页
        5.1.1 国外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第71-72页
        5.1.2 国外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特点第72-73页
    5.2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研究第73-74页
    5.3 概念模型的提出第74-76页
    5.4 电动汽车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过程机制第76-83页
        5.4.1 商业生态系统构建阶段的影响机制第76-80页
        5.4.2 商业生态系统管理阶段的影响机制第80-83页
    5.5 跨案例分析第83-86页
        5.5.1 横向比较第84-85页
        5.5.2 纵向比较第85-86页
    5.6 本章小结第86-87页
6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87-92页
    6.1 主要结论第87-88页
    6.2 理论启示第88-89页
    6.3 管理启示第89页
    6.4 政策建议第89-90页
    6.5 研究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9页
致谢第99-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日本生命看我国相互寿险公司发展
下一篇:河南省“超级中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