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桥水库旱限水位分析及水情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旱限水位研究发展 | 第11-12页 |
1.2.2 水情预警系统的应用发展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水资源概况 | 第15-21页 |
2.1 海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第15-16页 |
2.2 天津市水资源概况 | 第16-19页 |
2.3 于桥水库所处环境及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于桥水库旱限水位分析 | 第21-27页 |
3.1 旱限水位确定原则 | 第21页 |
3.2 旱限水位确定 | 第21-24页 |
3.2.1 供需平衡分析 | 第21-23页 |
3.2.2 水库取水口高程 | 第23页 |
3.2.3 最低蓄水量分析 | 第23-24页 |
3.2.4 于桥水库旱限水位的分析确定 | 第24页 |
3.3 合理性校验 | 第24-26页 |
3.4 于桥水库的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耦合旱限水位的水情预警系统架构设计 | 第27-37页 |
4.1 考虑旱限水位的水情预警系统框架 | 第27-28页 |
4.2 GIS平台功能需求 | 第28-29页 |
4.3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29-31页 |
4.3.1 设计目标 | 第29页 |
4.3.2 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4.3.3 系统开发模式 | 第30-31页 |
4.3.4 系统软件环境 | 第31页 |
4.4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4.4.1 数据库建立原则 | 第31-32页 |
4.4.2 数据库设计思路 | 第32页 |
4.4.3 数据库建立 | 第32-33页 |
4.5 预警系统设计 | 第33-37页 |
4.5.1 整体结构 | 第33-34页 |
4.5.2 系统功能模块分解 | 第34-37页 |
第五章 水情预警系统实际与应用研究 | 第37-59页 |
5.1 预警系统的实现流程 | 第37-38页 |
5.2 水情预警 | 第38-42页 |
5.2.1 地图监视预警 | 第38页 |
5.2.2 监视预警主界面 | 第38-39页 |
5.2.3 预警数据设置 | 第39-40页 |
5.2.4 预警规则设置 | 第40-41页 |
5.2.5 预警站点配置 | 第41-42页 |
5.3 水文数值预报模块 | 第42-56页 |
5.3.1 数据预处理 | 第42-44页 |
5.3.2 洪水预报 | 第44-49页 |
5.3.3 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49-50页 |
5.3.4 预报方案管理 | 第50-51页 |
5.3.5 预报成果管理 | 第51-52页 |
5.3.6 历史流量管理 | 第52-53页 |
5.3.7 模型参数率定 | 第53-54页 |
5.3.8 Web查询模块 | 第54-56页 |
5.4 于桥水库特征水位在预警系统内的应用分析 | 第56-59页 |
5.4.1 特征水位的应用方式 | 第56页 |
5.4.2 水文数值预报的应用方式 | 第56-57页 |
5.4.3 旱限水位与预警系统结合的意义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总结 | 第59页 |
6.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