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恋爱、家庭、婚姻论文

农村彩礼的演变--以天津A村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7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彩礼相关理论分析第11-12页
        1.3.2 彩礼状况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彩礼功能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4-17页
        1.4.1 主要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3 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彩礼的性质与功能第17-23页
    2.1 中国传统彩礼性质第17-19页
        2.1.1 彩礼并非买卖妇女的价金第17-18页
        2.1.2 彩礼的性质为预约合同定金第18-19页
    2.2 彩礼功能第19-23页
        2.2.1 彩礼承担定金功能第19-20页
        2.2.2 彩礼是一种传统家庭财产分割形式第20-22页
        2.2.3 彩礼的约束力第22-23页
第3章 彩礼演变及原因第23-44页
    3.1 A村概况第23-24页
    3.2 彩礼的演变第24-29页
        3.2.1 彩礼存在的意义及其在A村的体现第24-26页
        3.2.2 彩礼的变迁第26-29页
    3.3 彩礼演变的影响因素第29-44页
        3.3.1 政策的导向作用第29-30页
        3.3.2 家庭条件因素第30-33页
        3.3.3 择偶区域第33-35页
        3.3.4 新郎自身特质第35-38页
        3.3.5 嫁妆的发展第38-44页
第4章 农村彩礼的发展趋势第44-49页
    4.1 彩礼发展的外部性因素第44-45页
        4.1.1 意识进步的引导作用第44页
        4.1.2 父辈观念转变的认可作用第44-45页
        4.1.3 子辈观念转变的助推作用第45页
    4.2 彩礼发展的趋势分析第45-49页
        4.2.1 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第45-47页
        4.2.2 家族本位到个体本位第47-48页
        4.2.3 劳务帮助到人力资本支付第48-49页
第5章 结语第49-50页
    5.1 结语第49页
    5.2 不足之处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准时化循环取货物流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聚类方法的非线性轮廓线多变点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