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语内改写 | 第16-31页 |
第一节 从《金锁记》到《怨女》:“彻底的人物”回归“不彻底的人物” | 第16-22页 |
第二节 《十八春》和《小艾》的改写:“革命传奇”回归“磨难生活” | 第22-27页 |
第三节 《海上花列传》:从苏白、文言到英语、国语 | 第27-31页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跨语改写 | 第31-43页 |
第一节 Stale Mates·《五四遗事》 | 第31-34页 |
第二节 The rice-sprout Song·《秧歌》 | 第34-37页 |
第三节 《金锁记》·The Rouge of the North·《怨女》 | 第37-39页 |
第四节 The Fall of the Pagoda·The book of change·《小团圆》 | 第39-43页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改写原因 | 第43-59页 |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自然轨迹 | 第43-47页 |
第二节 传统文学情结不断加深 | 第47-52页 |
第三节 独特的历史观 | 第52-55页 |
第四节 今昔境况的必然选择 | 第55-59页 |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改写意义 | 第59-65页 |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独立完整性 | 第59-62页 |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世界性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