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培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高中《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涵义解析第16-28页
    2.1 文化认同的涵义第16-17页
        2.1.1 认同第16页
        2.1.2 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第16-17页
    2.2 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作用第17-19页
        2.2.1 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第17-18页
        2.2.2 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18-19页
    2.3 高中《文化生活》课程的结构第19-21页
    2.4 《文化生活》课程教学对培育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作用第21-28页
        2.4.1 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第22-23页
        2.4.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第23-24页
        2.4.3 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第24-26页
        2.4.4 有助于引导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第26-27页
        2.4.5 有助于引导学生外化优秀传统文化第27-28页
第三章 《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分析第28-40页
    3.1 调查范围与调查对象第28页
    3.2 高中《文化生活》视野下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调查结果第28-34页
        3.2.1 知晓度分析第28-30页
        3.2.2 认同度分析第30-32页
        3.2.3 外化度分析第32-34页
    3.3 高中《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培育存在的问题第34-40页
        3.3.1 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重视第34-36页
        3.3.2 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过于“知识化”第36-37页
        3.3.3 没有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第37-38页
        3.3.4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生活脱节第38-40页
第四章 《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培育的策略第40-50页
    4.1 营造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第40-41页
    4.2 丰富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教学第41-46页
        4.2.1 丰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第41-42页
        4.2.2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第42-44页
        4.2.3 结合当地文化传统进行教学第44-45页
        4.2.4 开发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第45页
        4.2.5 充分利用多媒体讲述传统文化第45-46页
    4.3 课外拓展传统文化实践教学第46-47页
    4.4 提升教师的优秀文化素养第47-48页
    4.5 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体验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一第53-57页
附录二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体验为中心的景观设计--以生命体验中心为例
下一篇:张爱玲小说改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