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3-19页 |
1.1 胃癌 | 第13页 |
1.2 氟尿嘧啶及其耐药相关机制 | 第13-15页 |
1.2.1 氟尿嘧啶与胸腺嘧啶合成酶 | 第13-14页 |
1.2.2 氟尿嘧啶耐药相关机制 | 第14-15页 |
1.3 体外耐药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15-16页 |
1.4 线粒体凋亡通路 | 第16-18页 |
1.4.1 凋亡 | 第16页 |
1.4.2 Bcl-2 家族蛋白与凋亡 | 第16-17页 |
1.4.3 Caspase的激活与细胞凋亡 | 第17页 |
1.4.4 PARP-1 与细胞凋亡 | 第17-18页 |
1.5 实验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8-19页 |
2 人胃癌体外耐药模型MGC803/5-FU的建立及相关耐药性质的鉴定 | 第19-50页 |
引言 | 第1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6页 |
2.1.1 细胞株及药品 | 第19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9-20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0-23页 |
2.1.4 细胞培养冻存试剂的配制 | 第23页 |
2.1.5 PCR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2.1.6 Western blot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24-26页 |
2.1.7 其它溶液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6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26-27页 |
2.2.2 耐药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2.2.3 CCK8法测定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第28页 |
2.2.4 CCK8检测耐药细胞株的耐药稳定性 | 第28页 |
2.2.5 细胞核形态的观察 | 第28-29页 |
2.2.6 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 | 第29页 |
2.2.7 平板克隆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 | 第29-30页 |
2.2.8 两种细胞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的比较 | 第30页 |
2.2.9 两种细胞周期分布的分析 | 第30页 |
2.2.10 qPCR检测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量 | 第30-33页 |
2.2.11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量 | 第33-3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6-46页 |
2.3.1 成功建立了人胃癌体外耐药细胞株MGC803/5-FU | 第36-37页 |
2.3.2 耐药指数和多药耐药性的检测 | 第37-38页 |
2.3.3 耐药稳定性的监测结果 | 第38-39页 |
2.3.4 细胞和细胞核形态学观察 | 第39-40页 |
2.3.5 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 | 第40-41页 |
2.3.6 平板克隆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 | 第41-42页 |
2.3.7 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和倍增时间的计算 | 第42页 |
2.3.8 细胞周期分布的差异 | 第42-43页 |
2.3.9 5-氟尿嘧啶作用和代谢相关酶mRNA含量的检测 | 第43-45页 |
2.3.10 5-氟尿嘧啶耐药相关蛋白的含量检测 | 第45-46页 |
2.4 讨论 | 第46-49页 |
2.5 小结 | 第49-50页 |
3 新型甾体联苯类化合物ZYL-263 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50-64页 |
引言 | 第5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3.1.1 实验用细胞株 | 第50-51页 |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51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3.2.1 细胞培养 | 第51页 |
3.2.2 CCK8法测定ZYL-263 的抗肿瘤活性 | 第51页 |
3.2.3 平板克隆检测ZYL-263 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4 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 | 第52页 |
3.2.5 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检测 | 第52页 |
3.2.6 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 | 第52-53页 |
3.2.7 Western blot检 测Bcl-2、Bax、Pro-Caspase-7、Cleaved- Caspase-7、Total-PARP-1、Cleaved-PARP-1、TS的蛋白表达量 | 第53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53-61页 |
3.3.1 ZYL-263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 第53-55页 |
3.3.2 ZYL-263 能够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 | 第55页 |
3.3.3 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 | 第55-56页 |
3.3.4 ZYL-263 能够增加MGC803与MGC803/5-FU胞内活性氧的含量 | 第56-57页 |
3.3.5 ZYL-263 促进MGC803与MGC803/5-FU的凋亡 | 第57-59页 |
3.3.6 ZYL-263 对MGC803与MGC803/5-FU凋亡相关蛋白等的影响 | 第59-61页 |
3.4 讨论 | 第61-63页 |
3.5 小结 | 第63-64页 |
4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荣誉与奖励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