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指标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技术指标 | 第11页 |
1.4 论文组织 | 第11-12页 |
第2章 集成电路验证技术与方法 | 第12-18页 |
2.1 验证技术概述 | 第12-14页 |
2.2 验证观测点划分 | 第14页 |
2.3 验证层次介绍 | 第14-15页 |
2.4 验证的效率 | 第15-16页 |
2.5 本课题所采用的验证技术与方法 | 第1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3章 IEEE1394总线物理层接口电路功能分析 | 第18-36页 |
3.1 IEEE1394总线协议介绍 | 第18-20页 |
3.2 IEEE1394总线物理层接口电路功能分析 | 第20-32页 |
3.2.1 总线初始化功能 | 第22-24页 |
3.2.2 总线仲裁功能 | 第24-26页 |
3.2.3 PHY-LINK接口功能 | 第26-31页 |
3.2.4 端口操作功能 | 第31-32页 |
3.3 物理层包格式 | 第32-35页 |
3.3.1 自标识包 | 第32-33页 |
3.3.2 物理层配置包 | 第33-34页 |
3.3.3 扩展物理包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验证平台搭建与接口电路功能仿真验证 | 第36-60页 |
4.1 功能仿真项列表 | 第36页 |
4.2 验证平台搭建 | 第36-42页 |
4.3 IEEE1394总线物理层接口电路功能前仿真验证 | 第42-52页 |
4.3.1 总线初始化功能前仿真验证 | 第42-44页 |
4.3.2 PHY-LINK接口功能前仿真验证 | 第44-47页 |
4.3.3 总线仲裁功能前仿真验证 | 第47-49页 |
4.3.4 端口操作功能前仿真验证 | 第49-52页 |
4.4 IEEE1394总线物理层接口电路功能后仿真验证 | 第52-58页 |
4.5 技术指标与功能仿真验证结果对照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接口电路芯片测试方案 | 第60-66页 |
5.1 整体测试方案设计 | 第60-61页 |
5.2 功能测试思路 | 第61-62页 |
5.3 性能参数基本测试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6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