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6页 |
| 1.1 苄基吖丁啶类化合物概述 | 第9页 |
| 1.2 苄基吖丁啶类化合物 | 第9-10页 |
| 1.3 合成苄基吖丁啶类化合物的方法 | 第10-16页 |
| 1.3.1 环合反应 | 第11-16页 |
| 1.3.2 氮杂环丁烷的直接 α-苄基化反应 | 第16页 |
| 1.4 过渡金属催化的构建C(sp~3)-C(sp~3)键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 | 第16-20页 |
| 1.4.1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 | 第17页 |
| 1.4.2 钯催化的C(sp~3)-C(sp~3)交叉偶联反应 | 第17-18页 |
| 1.4.3 镍催化的C(sp~3)-C(sp~3)交叉偶联反应 | 第18-20页 |
| 1.4.4 铜催化的C(sp~3)-C(sp~3)交叉偶联反应 | 第20页 |
| 1.5 本实验室研究氮杂四元环类化合物的基础 | 第20-21页 |
| 1.6 课题的提出 | 第2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苄基硼酸频哪醇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26-39页 |
| 2.1 有机硼酸酯的发展简介 | 第26-28页 |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 2.3 小结 | 第32页 |
| 2.4 实验部分 | 第32-37页 |
| 2.4.1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 2.4.2 苄基硼酸频哪醇酯及其衍生物的表征数据 | 第32-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α-苄基吖丁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第39-67页 |
| 3.1 前言 | 第39页 |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 3.3 合成 α-苄基吖丁啶类化合物的方法研究 | 第40-53页 |
| 3.3.1 初始条件探索 | 第40-42页 |
| 3.3.2 催化剂的筛选 | 第42-43页 |
| 3.3.3 反应物比例的选择 | 第43-44页 |
| 3.3.4 碱、溶剂及温度的选择 | 第44-46页 |
| 3.3.5 配体的筛选 | 第46-48页 |
| 3.3.6 添加物的筛选 | 第48-49页 |
| 3.3.7 反应条件的适用性研究 | 第49-53页 |
| 3.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53-54页 |
| 3.5 小结 | 第54页 |
| 3.6 实验部分 | 第54-67页 |
| 3.6.1 仪器和试剂 | 第54页 |
| 3.6.2 N-叔丁氧羰基-吖丁啶苄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54-55页 |
| 3.6.3 通过气质联用内标法检测N-叔丁氧羰基2苄基氮杂环丁烷收率 | 第55页 |
| 3.6.4 1-叔丁氧羰基3碘氮杂环丁烷的制备 | 第55-56页 |
| 3.6.5 目标产物表征数据 | 第56-67页 |
| 第四章 总结 | 第67-68页 |
| 附录 | 第68-96页 |
| 个人简历、在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文章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