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以华占为背景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符号说明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7-14页
    1.1 QTL定位的原理与方法第7-9页
    1.2 分子标记的发展第9-10页
    1.3 QTL作图群体第10-11页
        1.3.1 暂时群体第10页
        1.3.2 永久群体第10-11页
    1.4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研究进展第11-13页
        1.4.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构建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4.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应用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4-18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14页
        2.1.1 供试材料第14页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第14页
    2.2 试验方法第14-18页
        2.2.1 材料种植第14-15页
        2.2.2 性状调查第15-16页
        2.2.3 水稻叶片DNA的提取第16页
        2.2.4 分子标记的获取第16页
        2.2.5 分子标记检测第16-17页
        2.2.6 代换片段长度的计算及物理图谱的构建第17页
        2.2.7 数据处理第17页
        2.2.8 QTL分析第17-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40页
    3.1 亲本植株表型第18-19页
    3.2 分子标记的筛选及亲本间多态性检测第19-22页
        3.2.1 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第19-22页
        3.2.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第22页
    3.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物理图谱的构建第22-24页
    3.4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评价第24-28页
        3.4.1 代换片段的数目第24页
        3.4.2 代换片段的长度第24页
        3.4.3 代换片段的分布第24-25页
        3.4.4 代换片段的覆盖率第25-28页
    3.5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群体性状第28-33页
        3.5.1 群体表型性状第28-31页
        3.5.2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31-33页
    3.6 QTL分析第33-38页
        3.6.1 抽穗期QTL及其效应分析第33-34页
        3.6.2 剑叶性状QTL及其效应分析第34-35页
        3.6.3 有效穗数和分蘖数的QTL及其效应分析第35-36页
        3.6.4 主穗长QTL及其效应分析第36页
        3.6.5 茎秆直径QTL及其效应分析第36-37页
        3.6.6 粒型相关QTL及其效应分析第37-38页
        3.6.7 千粒重相关QTL及其效应分析第38页
    3.7 QTL的多效性分析第38-40页
4 小结与讨论第40-44页
    4.1 染色体片段代换群体的构建第40-41页
    4.2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QTL的定位第41-42页
        4.2.1 水稻抽穗期相关的QTL第41页
        4.2.2 水稻剑叶性状相关的QTL第41-42页
        4.2.3 水稻单株穗数相关的QTL第42页
    4.3 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整合视野下的铜仁市风景特质评估及系统管护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