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文化理论论文--文化哲学论文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文化哲学阐释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6页
第一章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源起第16-23页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性及其文化困境第16-19页
        一、西方现代性的源流第16-18页
        二、现代性带来的文化问题第18-19页
    第二节 反思现代性的思潮及其对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影响第19-23页
        一、经典思想家对现代性的反思第19-20页
        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性的解构第20-21页
        三、反思现代性的思潮对吉登斯的影响第21-23页
第二章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基本内涵第23-37页
    第一节 现代性的基本内涵第23-26页
        一、吉登斯对现代性的规定第23-24页
        二、断裂: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第24-26页
    第二节 现代性的动力机制第26-30页
        一、时间与空间的分离第26-28页
        二、脱域机制的发展第28-29页
        三、知识的反思性运用第29-30页
    第三节 现代性的制度之维第30-32页
        一、资本主义第30-31页
        二、工业主义第31页
        三、监督第31-32页
        四、军事力量第32页
    第四节 现代性的未来与超越第32-37页
        一、现代性的未来——驾驭猛兽第33-34页
        二、超越现代性——后现代秩序的轮廓第34-37页
第三章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文化哲学意蕴第37-53页
    第一节 现代性与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第37-41页
        一、生产方式变革第37-39页
            (一)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37-38页
            (二)生态文明模式的构建第38-39页
        二、消费方式变革第39-41页
    第二节 现代性与交往方式变革第41-48页
        一、现代交往方式的纽带:信任关系第41-44页
            (一)信任与风险第41-43页
            (二)现代性背景下的交往方式第43-44页
        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44-45页
        三、亲密关系的变革第45-46页
        四、交往的全球化第46-48页
            (一)现代性的全球化维度第46-47页
            (二)全球化的交往方式第47-48页
    第三节 现代性与思维方式变革第48-53页
        一、传统的毁灭第48-50页
        二、知识的异化第50-51页
        三、道德的消解与重建第51-53页
第四章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评析第53-60页
    第一节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重要影响第53-55页
        一、对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第53-54页
        二、对西方社会与政治进程的影响第54-55页
    第二节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合理性及当代意义第55-58页
        一、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合理性第55-56页
        二、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当代意义第56-58页
            (一)为中国的现代性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56-57页
            (二)为中国现代化实践提供借鉴第57-58页
    第三节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理论局限第58-60页
        一、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性研究不足第58-59页
        二、后现代秩序的乌托邦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云-BIM的重大工程信息集成系统研究
下一篇:3-位取代-1,3,4,5-四氢-2H-苯并[b]氮杂卓-2-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惊厥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