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9-16页 |
第一章 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第一节 人民主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人民监督理论 | 第18-23页 |
第三节 监督司法理论 | 第23-27页 |
第四节 分工制约的理论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演进与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56页 |
第一节 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历史变迁 | 第30-41页 |
一、地方人大监督初期(1954~1957) | 第30-32页 |
二、地方人大监督中断期(1958~1977) | 第32-33页 |
三、地方人大监督的恢复期(1978~1984) | 第33-35页 |
四、增强地方人大监督的拓展期(1985~2006) | 第35-38页 |
五、《监督法》出台后对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影响(2007至今) | 第38-40页 |
六、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规律问题寻觅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 第41-56页 |
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司法机关工作报告制度 | 第41-44页 |
(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司法机关工作报告中地方人大监督的现状 | 第41-43页 |
(二)听取审议司法机关年度工作报告的实效解析 | 第43-44页 |
二、听取和审议地方司法机关专项工作报告 | 第44-47页 |
(一)听取和审议地方司法机关专项工作报告的实践情况 | 第44-46页 |
(二)听取和审议地方司法机关专项工作报告分析 | 第46-47页 |
三、2007年前后地方个案监督的变化 | 第47-48页 |
(一)个案监督的内涵 | 第47页 |
(二)2007年前后地方个案监督的实践及分析 | 第47-48页 |
四、地方人大质询司法机关 | 第48-50页 |
(一)地方人大质询司法机关的基本含义 | 第48-49页 |
(二)地方人大质询司法机关的实践效果 | 第49-50页 |
五、地方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特定问题调查 | 第50-51页 |
(一)地方人大特定问题调查制度概述及历史进程 | 第50页 |
(二)对地方司法机关特定问题调查的分析 | 第50-51页 |
六、地方人大对司法人员的人事监督 | 第51-52页 |
(一)地方人大对司法官撤职制度的现状与分析 | 第51页 |
(二)地方人大对司法官罢免制度的现状与分析 | 第51-52页 |
七、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对公正司法的促进效应 | 第52-54页 |
(一)执法检查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的实践追踪 | 第52-54页 |
(二)地方人大执法检查的分析 | 第54页 |
八、地方人大对规范性司法文件的备案审查 | 第54-56页 |
(一)地方人大对规范性司法文件备案审查的历史与现状 | 第54-55页 |
(二)地方人大备案审查规范性司法文件的问题剖析 | 第55-56页 |
第三章 我国完善地方人大监督司法的路径探索 | 第56-64页 |
第一节 明确监督司法的基本思路 | 第56-59页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第56-57页 |
二、地方人大监督司法与保持司法权独立性并重 | 第57-59页 |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监督司法的方式 | 第59-64页 |
一、关于《监督法》的一些改进思路 | 第59-60页 |
二、完善各项具体的监督制度 | 第60-62页 |
三、加强地方人大监督司法机构设置和专业人员配备 | 第62页 |
四、以司法类信访为突破口推动监督司法成效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