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3 相关文献评述 | 第12页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主要内容和思路 | 第13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5.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第14-16页 |
1.6.1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6.2 重点 | 第15页 |
1.6.3 难点 | 第15-16页 |
2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特点及功能 | 第16-27页 |
2.1 法务会计的产生 | 第16-17页 |
2.1.1 法务会计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法务会计的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2.2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特点 | 第17-20页 |
2.2.1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 第18-19页 |
2.2.1.1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的联系 | 第18页 |
2.2.1.2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的区别 | 第18-19页 |
2.2.2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与非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相同与区别 | 第19-20页 |
2.2.2.1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与非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相同 | 第19页 |
2.2.2.2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与非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区别 | 第19-20页 |
2.3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功能 | 第20-21页 |
2.4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工作流程 | 第21-24页 |
2.4.1 起诉受理阶段,法务会计提供的主要服务 | 第21页 |
2.4.2 开庭前的准备阶段,法务会计提供的主要服务 | 第21-22页 |
2.4.3 开庭审理阶段,法务会计提供的主要服务 | 第22页 |
2.4.4 宣判阶段,法务会计提供的主要服务 | 第22-23页 |
2.4.5 强制执行阶段,法务会计提供的主要服务 | 第23-24页 |
2.5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技术方法 | 第24-27页 |
2.5.1 法务会计工作技术方法概述 | 第24-25页 |
2.5.2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常用技术方法介绍 | 第25-27页 |
3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损失计量 | 第27-36页 |
3.1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损失计量的概念 | 第27-28页 |
3.1.1 损失的概念及分类 | 第27-28页 |
3.1.1.1 损失的概念 | 第27页 |
3.1.1.2 损失的分类 | 第27-28页 |
3.1.2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损失计量的概念及特征 | 第28页 |
3.2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损失计量的原则 | 第28-29页 |
3.3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损失计量的技术方法 | 第29-30页 |
3.4 虚假陈述损失赔偿额的计算 | 第30-36页 |
3.4.1 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 | 第30-32页 |
3.4.2 美国虚假陈述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3.4.3 我国关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相关规定 | 第33-34页 |
3.4.4 美国虚假陈述损害赔偿方法对我国相关计算方法的启迪 | 第34-36页 |
4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 第36-41页 |
4.1 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问题分析 | 第36-39页 |
4.1.1 我国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现存问题 | 第36-38页 |
4.1.2 我国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现存问题的产生原因 | 第38-39页 |
4.2 完善我国诉讼支持法务会计的对策建议 | 第39-41页 |
5 案例 | 第41-44页 |
5.1 案情介绍 | 第41-42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