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研究范围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7-8页 |
1.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7页 |
2.研究内容 | 第7页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1.《天山月刊》研究综述 | 第8-9页 |
2.《天山月刊》视野下的新疆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3.目前相关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第12页 |
(三)史料资料 | 第12-15页 |
1.基本史料 | 第12-13页 |
2.其他史料 | 第13-15页 |
一、《天山月刊》概述 | 第15-31页 |
(一)成刊背景 | 第15-17页 |
(二)创办始末 | 第17-25页 |
1.初生的《边铎》 | 第17-20页 |
2.峰回路转后的《天山》 | 第20-22页 |
3.使命的延续——《天山月刊》(1947) | 第22-23页 |
4.《边铎》、《天山》与《天山月刊》(1947)的关系 | 第23-25页 |
(三)主办机构 | 第25-31页 |
1.主办机构 | 第25-27页 |
2.经费来源及支出 | 第27-31页 |
二、《天山月刊》对新疆的认识 | 第31-51页 |
(一)对地理状况的认识 | 第31-33页 |
(二)对新疆历史的认识 | 第33-35页 |
(三)对社会现状的认识 | 第35-51页 |
1.政治 | 第35-37页 |
2.经济 | 第37-41页 |
3.文化教育 | 第41-43页 |
4.民族宗教 | 第43-48页 |
5.对外交流 | 第48-51页 |
三、《天山月刊》对未来新疆发展的建议 | 第51-55页 |
(一)发展交通 | 第51-52页 |
(二)移民实边 | 第52-53页 |
(三)开放交流 | 第53-54页 |
(四)自力更生 | 第54-55页 |
四、关于《天山月刊》对新疆认知的解读 | 第55-66页 |
(一)关注内容的范围与角度 | 第55-57页 |
(二)作者群与读者群分析 | 第57-62页 |
1.作者群对刊物的建构 | 第57-60页 |
2.读者群对刊物的回应 | 第60-62页 |
(三)不同期刊视野下的新疆 | 第62-64页 |
1.《边事研究》视野下的新疆 | 第62-63页 |
2.《瀚海潮》视野下的新疆 | 第63-64页 |
(四)《天山月刊》的影响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