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渐进失稳判定及局部破坏范围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边坡渐进破坏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顺层边坡局部破坏范围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第16-17页
第2章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渐进破坏机理研究第17-27页
    2.1 软弱夹层的概念及分类第17页
    2.2 软弱夹层的渐进破坏特性分析第17-19页
    2.3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9-22页
        2.3.1 模型边界条件及几何尺寸第19-20页
        2.3.2 本构模型的选用第20-21页
        2.3.3 模型的物理力学参数第21-22页
    2.4 开挖顺层边坡变形及应力特征分析第22-24页
        2.4.1 开挖顺层边坡变形特征分析第22-23页
        2.4.2 开挖顺层边坡应力特征分析第23-24页
    2.5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渐进破坏机理分析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含多层软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渐进失稳判定方法研究第27-46页
    3.1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第27-28页
    3.2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法的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第28-32页
        3.2.1 上限定理第28-29页
        3.2.2 库伦屈服准则的流动法则第29-30页
        3.2.3 构建平面滑移破坏机构第30页
        3.2.4 构建破坏机构速度图第30-32页
    3.3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整体稳定性判定第32-34页
        3.3.1 外力功率与耗散功率第32-33页
        3.3.2 使用能量系数对顺层边坡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第33-34页
    3.4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渐进破坏判定第34-42页
        3.4.1 开挖影响范围的的弹性理论分析第34-38页
            3.4.1.1 开挖前的坡体应力计算第34-35页
            3.4.1.2 楔形体应力理论在开挖边坡中的应用第35-38页
            3.4.1.3 开挖顺层边坡影响范围的确定第38页
        3.4.2 外力功率与耗散功率第38-41页
        3.4.3 使用能量系数对顺层边坡进行渐进破坏分析第41-42页
    3.5 算例分析第42-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渐进破坏过程的实现第46-57页
    4.1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第46-47页
        4.1.1 物理方程第46-47页
        4.1.2 运动方程第47页
    4.2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离散元模型的建立第47-51页
        4.2.1 地质概化模型的建立第47-49页
        4.2.2 节理力学参数第49页
        4.2.3 本构模型及屈服准则的选用第49-50页
        4.2.4 边界条件的建立第50-51页
    4.3 顺层边坡中软弱夹层节理面应变软化的实现第51-52页
    4.4 顺层边坡渐进破坏过程的产生第52-55页
    4.5 顺层边坡局部破坏范围的确定第55-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含单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局部破坏范围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第57-68页
    5.1 顺层边坡渐进破坏时接触面参数取值分析第57-60页
    5.2 坡体几何参数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分析第60-62页
        5.2.1 岩层倾角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0-61页
        5.2.2 岩层层厚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1-62页
        5.2.3 坡长与局部范围的关系第62页
    5.3 软弱夹层力学参数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2-66页
        5.3.1 峰值摩擦角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2-63页
        5.3.2 残余摩擦角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3页
        5.3.3 峰值黏聚力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3-64页
        5.3.4 残余黏聚力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4-65页
        5.3.5 软弱夹层弹性剪切位移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5页
        5.3.6 软弱夹层塑性剪切位移与局部破坏范围的关系第65-66页
    5.4 局部破坏范围的理论公式拟合第66-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局部破坏范围计算方法研究第68-78页
    6.1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不同岩层破坏长度计算第68-69页
    6.2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渐进破坏形式分析第69-73页
    6.3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边坡局部破坏范围计算方法第73-75页
    6.4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局部破坏范围计算步骤第75-76页
        6.4.1 现场地质勘察第75页
        6.4.2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渐进失稳判定第75页
        6.4.3 含多层软弱夹层的局部破坏范围的计算第75-76页
    6.5 工程实例第76-77页
    6.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78-79页
    7.2 今后工作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传统节日对比及教学探究--以春节和端午节为例
下一篇:美国网络外交与中国应对研究(198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