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重金属铅简介 | 第14-16页 |
1.1.1 重金属铅污染途径污染现状及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 | 第14-16页 |
1.1.2 重金属铅对植物的危害 | 第16页 |
1.1.3 重金属铅对人体的危害 | 第16页 |
1.2 重金属锌简介 | 第16-18页 |
1.2.1 重金属锌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第17页 |
1.2.2 重金属锌对植物的危害 | 第17-18页 |
1.2.3 重金属锌对人体的危害 | 第18页 |
1.3 重金属汞简介 | 第18-19页 |
1.3.1 重金属汞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第18-19页 |
1.3.2 重金属汞对植物的危害 | 第19页 |
1.3.3 重金属汞对人体的危害 | 第19页 |
1.4 莜麦简介 | 第19-20页 |
1.5 本研究所测定的植物生理指标简介 | 第20-21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实验植物的选择 | 第22-23页 |
2.1.2 实验种子的选取与培养 | 第23页 |
2.1.3 重金属染毒浓度与染毒时间 | 第23-24页 |
2.2 项目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2.2.1 项目研究内容 | 第24页 |
2.2.2 项目研究方法 | 第24页 |
2.2.3 莜麦种子染毒和毒理指标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铅离子暴露对莜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6-37页 |
3.1 不同浓度铅离子暴露对莜麦生长的影响 | 第26-29页 |
3.1.1 不同浓度铅离子暴露对莜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2 不同浓度铅离子暴露对莜麦植株高度及根长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 铅离子暴露对莜麦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 铅离子暴露对莜麦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铅离子暴露对莜麦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3.5 铅离子暴露对莜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3.6 莜麦在不同浓度铅离子暴露条件下对铅离子富集量影响 | 第33-34页 |
3.7 讨论与小结 | 第34-37页 |
第四章 锌离子暴露对莜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7-49页 |
4.1 不同浓度锌离子暴露对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7-40页 |
4.1.1 不同浓度锌离子暴露对莜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2 不同浓度锌离子暴露对莜麦植株高度及根长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4.2 锌离子暴露对莜麦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 第40-43页 |
4.3 锌离子暴露对莜麦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4.4 锌离子暴露对莜麦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4.5 锌离子暴露对莜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4.6 莜麦在不同浓度锌离子暴露条件下对锌离子富集量影响 | 第45-46页 |
4.7 讨论与小结 | 第46-49页 |
第五章 汞离子暴露对莜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9-62页 |
5.1 不同浓度汞离子暴露对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9-52页 |
5.1.1 不同浓度汞离子暴露对莜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5.1.2 不同浓度汞离子暴露对莜麦植株高度及根长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5.2 汞离子暴露对莜麦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 第52-55页 |
5.3 汞离子暴露对莜麦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 汞离子暴露对莜麦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56页 |
5.5 汞离子暴露对莜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5.6 莜麦在不同浓度汞离子暴露条件下对汞离子富集量影响 | 第57-58页 |
5.7 讨论与小结 | 第58-6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3-74页 |
承诺书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