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引言 | 第15-30页 |
一、学术史上的文史关系 | 第15-20页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第20-24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24-29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9-30页 |
第一章 中国现代史家对文史关系的认识 | 第30-47页 |
第一节 科学考证派的文学史料观 | 第30-37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家眼中的文史关系 | 第37-47页 |
第二章 翦伯赞的戏剧研究 | 第47-79页 |
第一节 唯物史观在戏剧研究中的运用 | 第48-54页 |
第二节 历史与戏剧的双向印证 | 第54-65页 |
第三节 历史剧研究中的历史主义观点 | 第65-70页 |
第四节 戏剧研究中的通史致用 | 第70-79页 |
第三章 翦伯赞的小说研究 | 第79-94页 |
第一节 历史与文学互动中的《红楼梦》 | 第79-90页 |
第二节 《儒林外史》研究:“以史释文”与“以文论史” | 第90-94页 |
第四章 翦伯赞的散文创作 | 第94-125页 |
第一节 历史散文的魅力在于历史本身 | 第94-107页 |
第二节 翦伯赞散文中的史料价值 | 第107-117页 |
第三节 史家之责任:以散文为表现形式 | 第117-125页 |
第五章 翦伯赞史著的文学色彩 | 第125-141页 |
第一节 历史叙述中的散文化风格 | 第126-130页 |
第二节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小说化描写 | 第130-134页 |
第三节 基于史料的历史想象 | 第134-137页 |
第四节 历史思想的形象化表述 | 第137-141页 |
结语 | 第141-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71页 |
后记 | 第171-1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73-1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