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面内试验研究 | 第19-51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试验的设计与制作 | 第19-23页 |
2.2.1 试件设计 | 第19-21页 |
2.2.2 试件制作 | 第21-23页 |
2.3 材料性能 | 第23-26页 |
2.3.1 钢材材性 | 第23-25页 |
2.3.2 石膏基自流平砂浆 | 第25-26页 |
2.3.3 界面处理剂 | 第26页 |
2.4 加载装置、测点布置与加载制度 | 第26-31页 |
2.4.1 加载装置 | 第26-30页 |
2.4.2 测点布置 | 第30-31页 |
2.4.3 加载制度 | 第31页 |
2.5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第31-43页 |
2.5.1 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31-42页 |
2.5.2 试验破坏特征分析 | 第42-43页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2.6.1 试件位移的确定 | 第43-44页 |
2.6.2 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 | 第44-46页 |
2.6.3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6-49页 |
2.7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面内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 第51-62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推出试件试验研究 | 第51-57页 |
3.2.1 试件设计与试验内容 | 第51-52页 |
3.2.2 加载装置、测点布置与加载制度 | 第52-53页 |
3.2.3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第53-56页 |
3.2.4 推出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3.3 组合楼盖面内承载力简化计算模型 | 第57-61页 |
3.3.1 基本假定 | 第58页 |
3.3.2 组合楼盖两侧自攻螺钉的设计 | 第58-59页 |
3.3.3 组合楼盖两端自攻螺钉的设计 | 第59-60页 |
3.3.4 公式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 | 第60-61页 |
3.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面内刚度及其对水平荷载分配影响 | 第62-80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组合楼盖的简化模型分析 | 第62-64页 |
4.3 组合楼盖平面内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 第64-71页 |
4.3.1 由U形边梁弯曲变形引起的楼盖跨中位移 Δ1 | 第66-67页 |
4.3.2 由楼面板剪切变形引起的楼盖跨中位移 Δ2 | 第67-68页 |
4.3.3 由自攻螺钉滑移引起的楼盖跨中位移 Δ3 | 第68-70页 |
4.3.4 由U形边梁搭接位置处变形引起的楼盖跨中位移 Δ4 | 第70-71页 |
4.4 水平抗侧力分配简化计算公式 | 第71-76页 |
4.4.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整体复合弹簧模型 | 第72页 |
4.4.2 组合楼盖的计算模型 | 第72-76页 |
4.5 复合弹簧模型验证 | 第76-78页 |
4.6 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81页 |
5.2 今后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