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5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一)国内研究动态第12-13页
        (二)国外研究动态第13页
    四、研究的重难点第13-14页
    五、创新之处第14页
    六、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形成的逻辑必然第15-19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转向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形成第15-16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形成第16-17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世界的实践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形成第17页
    四、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形成第17-19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形成过程第19-28页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初步形成第19-22页
        (一)孕育萌芽第19-20页
        (二)初步形成第20-22页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基本形成与全面成熟第22-26页
        (一)基本形成第22-23页
        (二)全面成熟第23-26页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深化发展第26-28页
        (一)《法兰西内战》中的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第26-27页
        (二)《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第27-28页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8-36页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第28-29页
    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第29-32页
    三、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第32-33页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33-36页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当代价值第36-44页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第36-38页
        (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第36-37页
        (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37页
        (三)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第37-38页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第38-44页
        (一)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重要指导意义第38-40页
        (二)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指导意义第40-41页
        (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指导意义第41-42页
        (四)对实现中国梦有重要指导意义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51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情绪智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作用
下一篇:论见义勇为行为人权益的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