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资源DM1-3和40-3差异性状评价及PVY抗性转移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4页
    1.1 马铃薯的重要性第11页
    1.2 课题的提出第11-13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21页
        1.3.1 马铃薯资源概述第13-15页
        1.3.2 野生种S. chacoense的研究概况第15-18页
        1.3.3 原始栽培种S. phureja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1.3.4 4x-2x杂交育种第20-21页
    1.4 分子标记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第21-22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31页
        2.2.1 田间种植第24页
        2.2.2 农艺性状观测第24-25页
        2.2.3 块茎品质相关性状测定第25-26页
        2.2.4 抗性鉴定第26-28页
        2.2.5 4x-2x杂交授粉第28-29页
        2.2.6 杂种鉴定第29-30页
        2.2.7 数据分析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51页
    3.1 马铃薯资源的差异性状评价第31-42页
        3.1.1 农艺性状第31-34页
        3.1.2 块茎品质相关性状第34-36页
        3.1.3 抗性鉴定第36-42页
    3.2 马铃薯野生资源利用研究第42-51页
        3.2.1 2n配子的检测第42-43页
        3.2.2 4x-2x杂交第43-45页
        3.2.3 杂种鉴定第45-47页
        3.2.4 倍性鉴定第47-48页
        3.2.5 PVY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第48-49页
        3.2.6 三倍体杂种的利用第49-51页
4 讨论与结论第51-54页
    4.1 DM1-3 和 40-3 的差异性状第51页
    4.2 2n配子率的大小对在单果种子数的影响第51-52页
    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52页
    4.4 三倍体的利用第52-54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
下一篇:松嫩平原碱化生境芦苇种群不同生长型分株数量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