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ACT | 第5-7页 |
1 文献与综述 | 第12-2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植物LRR-RLKS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调节植物发育 | 第15-16页 |
1.2.2 参与植物免疫 | 第16-17页 |
1.2.3 参与信号转导 | 第17-18页 |
1.3 控制种子大小机制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 本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2.1.2 菌株和质粒载体 | 第21页 |
2.1.3 各种酶、试剂、仪器 | 第21页 |
2.1.4 培养基 | 第21-22页 |
2.1.5 引物 | 第22-23页 |
2.1.6 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软件与数据库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4页 |
2.2.1 基因克隆 | 第24-28页 |
2.2.2 表达载体构建 | 第28-29页 |
2.2.3 转基因植物的获得 | 第29-30页 |
2.2.4 RLK80基因亚细胞定位观察方法 | 第30-32页 |
2.2.5 RLK80基因表达模式研究方法 | 第32页 |
2.2.6 酵母双杂交方法 | 第32-33页 |
2.2.7 胚胎透明方法 | 第33页 |
2.2.8 花粉染色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2页 |
3.1 RLK80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7页 |
3.2 RLK80突变体鉴定及表型观察 | 第37-45页 |
3.2.1 突变体鉴定 | 第37-41页 |
3.2.2 突变体表型分析 | 第41-45页 |
3.3 RLK80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45-47页 |
3.3.1 RLK80亚细胞定位载体和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45-46页 |
3.3.2 RLK80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46-47页 |
3.4 启动子活性初步分析 | 第47-49页 |
3.4.1 RLK80启动子分段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47-48页 |
3.4.2 RLK80启动子活性初步分析 | 第48-49页 |
3.5 RLK80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第49-51页 |
3.5.1 RLK80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 第49页 |
3.5.2 RLK80启动子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49-50页 |
3.5.3 转基因拟南芥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第50-51页 |
3.6 RLK80工作模式初步分析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6页 |
4.1 关于RLK80的亚细胞定位讨论 | 第52-53页 |
4.2 关于RLK80表达模式讨论 | 第53页 |
4.3 RLK80突变体是否参与逆境应答 | 第53-54页 |
4.4 RLK80是通过什么途径调控种子发育 | 第54-55页 |
4.5 RLK80进一步功能研究设想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