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论:全球化视野下的人才培养与跨文化能力 | 第14-5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4-29页 |
一、研究背景:全球化的中外教育应对 | 第15-26页 |
二、研究问题:欧洲是如何发展和培养青年的跨文化能力的? | 第26-28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29-45页 |
一、跨文化能力研究的三大主题 | 第30-41页 |
二、关于欧洲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 | 第41-43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43-45页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45-55页 |
一、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战略研究的视角 | 第45-48页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48-5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51-54页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54-55页 |
第二章 欧洲对跨文化能力的理解:概念及其构成 | 第55-84页 |
第一节 跨文化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55-64页 |
一、人类发展理论 | 第55-58页 |
二、身份认同和身份协商理论 | 第58-61页 |
三、胜任力理论和关键能力理论 | 第61-64页 |
第二节 跨文化能力概念的发展与欧洲的理解 | 第64-71页 |
一、对跨文化能力的理解之争 | 第65-66页 |
二、跨文化能力概念的深入发展 | 第66-68页 |
三、欧盟《有关跨文化能力之结论公告》对跨文化能力的理解 | 第68-70页 |
四、欧洲青年人工作领域对跨文化能力的工作定义 | 第70-71页 |
第三节 多元的跨文化能力构成模型及欧洲的理解 | 第71-84页 |
一、种类繁多的"跨文化能力"的构成模型 | 第71-79页 |
二、欧洲对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的理解和选择 | 第79-81页 |
三、欧洲对跨文化能力解读的合理性分析 | 第81-84页 |
第三章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历史演进 | 第84-101页 |
第一节 战后重建时期的欧洲移民教育 | 第84-87页 |
一、相互交流和理解的"跨文化思维"的出现 | 第84-85页 |
二、移民教育的兴起 | 第85-87页 |
第二节 欧洲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与多元文化教育战略 | 第87-90页 |
一、欧洲多元文化教育战略和主要政策 | 第87-88页 |
二、对欧洲多元文化教育战略的评价 | 第88-90页 |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与跨文化教育战略 | 第90-94页 |
一、欧洲跨文化教育战略的兴起 | 第90-92页 |
二、从"跨文化教育"到"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对话" | 第92-94页 |
第四节 "欧洲公民"的构想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 | 第94-101页 |
一、"欧洲公民"的构想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提出 | 第94-96页 |
二、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发展 | 第96-101页 |
第四章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思想和计划 | 第101-129页 |
第一节 欧洲对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整体战略构想 | 第101-105页 |
一、对跨文化能力定位和界定 | 第101-102页 |
二、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行动部署 | 第102-104页 |
三、对欧盟各成员国促进公民跨文化能力的倡议 | 第104-105页 |
第二节 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国家和地区教育计划 | 第105-111页 |
一、欧盟ET2020战略 | 第106-110页 |
二、跨文化能力在ET2020战略中的地位 | 第110-111页 |
第三节 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公民能力提升计划 | 第111-119页 |
一、欧盟核心能力框架中的跨文化能力 | 第112-117页 |
二、跨文化能力在核心能力中的描述 | 第117-119页 |
第四节 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文化身份塑造计划 | 第119-129页 |
一、跨文化能力与文化身份认同 | 第119-121页 |
二、欧洲维度:欧洲公民新的文化身份 | 第121-122页 |
三、融合与多样性战略: "欧洲公民"身份的塑造 | 第122-126页 |
四、跨文化能力在融合与多样性战略中的体现 | 第126-129页 |
第五章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行动 | 第129-162页 |
第一节 在课程教学中提升青年跨文化能力的行动 | 第130-145页 |
一、外语课堂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 第130-137页 |
二、通过专门课程教授跨文化能力 | 第137-145页 |
第二节 在项目培训中提升青年跨文化能力的行动 | 第145-152页 |
一、欧洲跨文化能力培训:在超越课堂的行动中发展青年的跨文化能力 | 第145-146页 |
二、项目培训中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以ICOPROMO项目为例 | 第146-152页 |
第三节 从实践体验中发展青年跨文化能力的行动 | 第152-162页 |
一、从"伊拉斯谟"到"伊拉斯谟+"计划 | 第153-158页 |
二、"伊拉斯谟+"计划中对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行动 | 第158-162页 |
第六章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评价 | 第162-200页 |
第一节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所取得的成效 | 第162-180页 |
一、跨文化能力评价工具的开发——欧盟INCA项目 | 第163-169页 |
二、萨尔托(SALTO)文化多样性进程中的跨文化能力评价 | 第169-173页 |
三、欧洲国家对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所作的努力——以德国为例 | 第173-180页 |
第二节 欧洲跨文化能力培养所遭遇的批评 | 第180-186页 |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导致"文化刻板印象"的形成 | 第180-182页 |
二、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难以消除种族主义的歧视 | 第182-185页 |
三、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使得民族国家面临文化断裂的风险 | 第185-186页 |
第三节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超越争议前行 | 第186-200页 |
一、批评的根源:全球化进程的后果所引发的焦虑 | 第186-194页 |
二、如何对待批评:正视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局限性 | 第194-196页 |
三、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调整与发展 | 第196-200页 |
第七章 欧洲经验与中国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 | 第200-238页 |
第一节 中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政策回顾和反思 | 第201-205页 |
一、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 第202-203页 |
二、"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 第203-204页 |
三、政策反思:转向对人才"核心能力"构成和培养的思考 | 第204-205页 |
第二节 中国青年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的调查 | 第205-231页 |
一、问卷设计的基础 | 第205-208页 |
二、问卷的结构和内容 | 第208-209页 |
三、数据收集 | 第209-210页 |
四、问卷结果分析 | 第210-227页 |
五、研究结论 | 第227-231页 |
第三节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231-238页 |
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现需要培养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 | 第231-234页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跨文化能力 | 第234-235页 |
三、青年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需要写入国家战略计划 | 第235-236页 |
四、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需要通过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共同落实 | 第236页 |
五、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行动的结果需要得到及时评估 | 第236-238页 |
结语 | 第238-241页 |
参考文献 | 第241-258页 |
附录: 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调查问卷 | 第258-262页 |
作者简历 | 第262-263页 |
后记 | 第263-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