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课题的意义 | 第12页 |
1.2 交直流发电机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交直流多绕组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设计 | 第15-25页 |
2.1 永磁电机的特点及发展 | 第15页 |
2.2 交直流多绕组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介绍 | 第15-16页 |
2.3 交直流多绕组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设计 | 第16-24页 |
2.3.1 电机设计要求以及设计方法 | 第16-18页 |
2.3.2 电机定转子技术参数 | 第18-21页 |
2.3.3 电机定子绕组相电阻计算 | 第21-23页 |
2.3.4 利用软磁磁极改善电机的负载特性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电机模型的建立与电磁场分析 | 第25-61页 |
3.1 Ansoft/Maxwell软件简介 | 第25页 |
3.2 电机仿真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25-59页 |
3.2.1 空载时的电机有限元分析 | 第26-28页 |
3.2.2 电机感应电动势计算与分析 | 第28-35页 |
3.2.3 采用斜槽削弱绕组感应电动势齿谐波分量 | 第35-37页 |
3.2.4 交直流多绕组永磁同步发电机电枢反应研究 | 第37-47页 |
3.2.5 电机绕组电感计算 | 第47-55页 |
3.2.6 不同长度软磁磁极的电机模型仿真与分析 | 第55-58页 |
3.2.7 电机交流绕组外特性 | 第58页 |
3.2.8 不同整流方式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电机的数学模型及仿真分析 | 第61-82页 |
4.1 ABC坐标系下的电机数学模型 | 第61-63页 |
4.1.1 ABC坐标系下的电机磁链方程 | 第61-63页 |
4.1.2 ABC坐标系下的电机电压方程 | 第63页 |
4.2 dq0坐标系下的电机数学模型 | 第63-74页 |
4.2.1 dq0变换及其含义 | 第63-65页 |
4.2.2 dq0坐标系下的电机磁链方程 | 第65-68页 |
4.2.3 dq0坐标系下的电机电压方程 | 第68-70页 |
4.2.4 dq0坐标系下描述电机的最小参数集合 | 第70-74页 |
4.3 Matlab/Simulink中的电机模型及仿真分析 | 第74-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