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绿色建筑定额编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绿色建筑概述 | 第12-13页 |
1.1.2 工程定额的发展 | 第13页 |
1.1.3 吉林省绿色建筑定额编制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吉林省绿色建筑定额概述 | 第21-28页 |
2.1 原有工程定额概述 | 第21-24页 |
2.1.1 定额分类 | 第21-22页 |
2.1.2 定额性质 | 第22页 |
2.1.3 定额作用 | 第22-23页 |
2.1.4 定额编制原则 | 第23-24页 |
2.1.5 定额编制依据 | 第24页 |
2.2 吉林省绿色建筑定额特点分析 | 第24-27页 |
2.2.1 绿色建筑定额的属性 | 第24-25页 |
2.2.2 绿色建筑定额的性质 | 第25-26页 |
2.2.3 绿色建筑定额的作用 | 第26页 |
2.2.4 绿色建筑定额的编制原则 | 第26页 |
2.2.5 绿色建筑定额的编制依据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吉林省绿色建筑定额编制方法研究 | 第28-50页 |
3.1 绿色建筑定额编制步骤分析 | 第28-31页 |
3.2 绿色建筑定额项目划分和构成方法研究 | 第31-39页 |
3.2.1 定额项目划分方法研究 | 第31-35页 |
3.2.2 方差分析法在定额项目划分时的应用 | 第35-38页 |
3.2.3 定额子目内容构成方法研究 | 第38-39页 |
3.3 定额数据收集方法的研究 | 第39-43页 |
3.3.1 数据收集的来源 | 第40页 |
3.3.2 现场数据收集的方法 | 第40-42页 |
3.3.3 现场数据收集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2-43页 |
3.4 定额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43-49页 |
3.4.1 常见数据处理方法的简介 | 第43-44页 |
3.4.2 线性滑动平滑法在数据修正过程中的应用 | 第44-48页 |
3.4.3 数据检验——精度分析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编制方法应用实例分析 | 第50-64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50页 |
4.2 定额子目的选取和确定 | 第50-55页 |
4.2.1 作业队伍和作业时间段因素讨论 | 第51-52页 |
4.2.2 施工部位不同的因素讨论 | 第52-53页 |
4.2.3 板厚因素讨论 | 第53-55页 |
4.3 人、材、机消耗量的确定 | 第55-63页 |
4.3.1 选定定额子目的介绍 | 第55-56页 |
4.3.2 人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 | 第56-60页 |
4.3.3 材料消耗量的确定 | 第60-62页 |
4.3.4 编制完成的定额子目合理性分析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