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旅游发展动态研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旅游业战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的趋势 | 第16页 |
1.4 研究对象与范畴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 第16-17页 |
1.4.2 主要研究范畴 | 第17页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7-21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4 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 | 第21-25页 |
2.1 旅游发展战略的含义及特征 | 第21-22页 |
2.1.1 旅游发展战略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旅游发展战略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 旅游发展战略模式 | 第22-23页 |
2.2.1 传统战略模式 | 第22页 |
2.2.2 变通战略模式 | 第22页 |
2.2.3 意向战略模式 | 第22-23页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25页 |
2.3.1 增长极理论 | 第23页 |
2.3.2 反季旅游理论 | 第23-24页 |
2.3.3 旅游区位理论 | 第24页 |
2.3.4 旅游产业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 第25-33页 |
3.1 发展现状 | 第25页 |
3.2 区位分析 | 第25-26页 |
3.2.1 地理区位 | 第25页 |
3.2.2 旅游区位 | 第25-26页 |
3.3 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资源分析 | 第26-32页 |
3.3.1 资源分类与特色 | 第26-28页 |
3.3.2 核心资源类比分析 | 第28-30页 |
3.3.3 非物质文化资源分析 | 第30页 |
3.3.4 旅游资源评价 | 第30-32页 |
3.4 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4.1 经济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明确 | 第32页 |
3.4.2 温泉产品升级难度较大 | 第32页 |
3.4.3 核心区城镇化建设与旅游度假区发展的矛盾 | 第32页 |
3.4.4 生态环境保护与度假区建设的矛盾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 第33-53页 |
4.1 区域竞合分析与目标定位 | 第33-34页 |
4.1.1 SWOT分析 | 第33-34页 |
4.1.2 旅游发展目标与定位 | 第34页 |
4.2 客源市场分析与规模潜力 | 第34-44页 |
4.2.1 客源分析 | 第34-35页 |
4.2.2 旅游市场分析 | 第35-42页 |
4.2.3 旅游市场预测 | 第42-44页 |
4.3 资源开发分析与旅游产业 | 第44-50页 |
4.3.1 资源发展目标 | 第44-45页 |
4.3.2 资源开发原则 | 第45-46页 |
4.3.3 温泉旅游产业链 | 第46-49页 |
4.3.4 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 第49-50页 |
4.4 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一体 | 第50-53页 |
4.4.1 旅游乡村建设 | 第50-51页 |
4.4.2 旅游城镇体系建设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及发展战略确定 | 第53-71页 |
5.1 总体布局与重点项目引导 | 第53-58页 |
5.1.1 功能分区 | 第53-54页 |
5.1.2 空间发展结构 | 第54-55页 |
5.1.3 重点项目规划 | 第55-58页 |
5.2 绿地景观与建筑风貌控制 | 第58-60页 |
5.2.1 景观与绿地现状 | 第58页 |
5.2.2 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 第58-59页 |
5.2.3 建筑风貌控制 | 第59-60页 |
5.3 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系统 | 第60-62页 |
5.3.1 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 第60页 |
5.3.2 旅游住宿设施 | 第60-61页 |
5.3.3 旅游服务网点建设 | 第61-62页 |
5.3.4 旅游配套服务建设 | 第62页 |
5.4 道路交通与旅游游线组织 | 第62-63页 |
5.4.1 道路规划 | 第62-63页 |
5.4.2 旅游交通 | 第63页 |
5.4.3 游线组织规划 | 第63页 |
5.5 生态安全与保障措施 | 第63-65页 |
5.5.1 生态发展建设原则 | 第63-64页 |
5.5.2 生态环境保护 | 第64-65页 |
5.5.3 保障措施 | 第65页 |
5.6 关键突破与旅游区发展路径 | 第65-67页 |
5.6.1 核心区温泉旅游开发行动 | 第65-66页 |
5.6.2 旅游营销系统规划 | 第66-67页 |
5.6.3 分期建设内容 | 第67页 |
5.7 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发展战略 | 第67-68页 |
5.7.1 以发展规划为依托的区域联合战略 | 第67页 |
5.7.2 以促产业升级发展的产业融合战略 | 第67-68页 |
5.7.3 以全域旅游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 | 第68页 |
5.7.4 以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低碳生态战略 | 第68页 |
5.8 保障体系与配套措施 | 第68-71页 |
5.8.1 坚持政府主导、优惠政策保障 | 第68-69页 |
5.8.2 多渠道、多元化融资保障 | 第69页 |
5.8.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71页 |
6.2 主要创新 | 第71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