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1.2.1 有利于规范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行业 | 第8页 |
1.1.2.2 有利于扩大公司融资渠道 | 第8-9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9-13页 |
1.2.1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是2004-2013年 | 第10页 |
1.2.2 本文研究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 | 第10-11页 |
1.2.3 本文研究的重点机构是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构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现状与问题 | 第15-31页 |
2.1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之法律依据 | 第15-18页 |
2.1.1 法律法规 | 第15页 |
2.1.2 监管部门专门制定的规章 | 第15-16页 |
2.1.3 司法解释 | 第16-17页 |
2.1.4 行业协会行为规范和证券交易所行为规范 | 第17-18页 |
2.2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行业现状 | 第18-26页 |
2.2.1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总量统计 | 第18-19页 |
2.2.2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现状 | 第19-23页 |
2.2.3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违规情况 | 第23-26页 |
2.3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中的问题 | 第26-31页 |
2.3.1 立法层级较低、立法分散 | 第26-27页 |
2.3.2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构责任缺位 | 第27-29页 |
2.3.3 多头监管、监管力度弱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规范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法律对策 | 第31-38页 |
3.1 完善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相关法律 | 第31-33页 |
3.1.1 提高立法层级 | 第32-33页 |
3.1.2 统一立法 | 第33页 |
3.2 细化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参与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33-35页 |
3.3 强化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与自律 | 第35-38页 |
3.3.1 划分职权职责,加强行业监管机制 | 第35-36页 |
3.3.2 完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构自律制度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