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光催化剂发展概述 | 第9页 |
| 1.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 | 第9-10页 |
| 1.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10-12页 |
| 1.3.1 能源问题中光催化的应用 | 第10-11页 |
| 1.3.2 环境问题中光催化的应用 | 第11-12页 |
| 1.4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第12-14页 |
| 1.4.1 沉淀法 | 第12-13页 |
| 1.4.2 溶胶-凝胶法 | 第13页 |
| 1.4.3 水热法 | 第13-14页 |
| 1.5 Bi系化合物光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7页 |
| 2 铋纳米晶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 | 第17-49页 |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18-19页 |
| 2.1.1 主要的设备及仪器 | 第18页 |
| 2.1.2 主要的试剂及药品 | 第18-19页 |
| 2.2 以柠檬酸(CA)作为添加剂合成Bi纳米晶 | 第19-37页 |
| 2.2.1 样品的制备 | 第19-20页 |
| 2.2.2 Bi纳米晶的表征 | 第20-25页 |
| 2.2.3 反应条件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 | 第25-30页 |
| 2.2.4 Bi纳米晶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0-37页 |
| 2.3 溶剂对Bi纳米晶微结构的影响 | 第37页 |
| 2.4 其他添加剂对Bi纳米晶微结构的影响 | 第37-48页 |
| 2.4.1 样品的制备 | 第37-38页 |
| 2.4.2 Bi纳米晶的表征 | 第38-43页 |
| 2.4.3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3-4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3 复合金属氧化物Bi_4Ti_3O_(12)纳米晶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 | 第49-62页 |
| 3.1 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 3.1.1 主要的设备及仪器 | 第49-50页 |
| 3.1.2 主要的试剂及药品 | 第50页 |
| 3.2 十字交叉型棒状Bi_4Ti_3O_(12)纳米晶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50-53页 |
| 3.2.1 样品的制备 | 第50页 |
| 3.2.2 Bi_4Ti_3O_(12)纳米晶的表征 | 第50-53页 |
| 3.3 反应条件对Bi_4Ti_3O_(12)纳米晶微结构的影响 | 第53-59页 |
| 3.3.1 KOH用量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 | 第53-55页 |
| 3.3.2 铋源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 | 第55页 |
| 3.3.3 钛源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 | 第55-56页 |
| 3.3.4 反应时间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 | 第56-57页 |
| 3.3.5 其他反应条件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 | 第57-58页 |
| 3.3.6 样品的单因子对照实验 | 第58-59页 |
| 3.4 Bi_4Ti_3O_(12)纳米晶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9-61页 |
| 3.4.1 实验原理 | 第59页 |
| 3.4.2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 3.4.3 光催化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7页 |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