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1.3.1 创新点 | 第12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3页 |
2.1.2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3页 |
2.1.3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3-14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2.1 水产品贸易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2.2 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相关研究 | 第15页 |
2.2.3 贸易潜力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2.4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3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3.1 总量分析 | 第17-18页 |
3.2 结构分析 | 第18-23页 |
3.2.1 市场结构分析 | 第18-20页 |
3.2.2 品种结构分析 | 第20-2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 第24-33页 |
4.1 贸易结合度指数 | 第24-25页 |
4.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5-28页 |
4.3 贸易互补性指数 | 第28-3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5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潜力分析 | 第33-44页 |
5.1 模型的设定 | 第33-35页 |
5.2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5.3 计量检验 | 第35-37页 |
5.3.1 单位根检验 | 第35-36页 |
5.3.2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5.3.3 Hausman检验、F检验和LR检验 | 第37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5.4.1 总体分析 | 第37-39页 |
5.4.2 分类分析 | 第39-40页 |
5.5 贸易潜力分析 | 第40-43页 |
5.5.1 总体分析 | 第40-41页 |
5.5.2 分类分析 | 第41-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4-46页 |
6.1.1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贸易结构过于集中 | 第44页 |
6.1.2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互补性明显,但存在一定竞争性 | 第44-45页 |
6.1.3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潜力较大,但各国间的差异明显 | 第45-46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6-48页 |
6.2.1 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 第46页 |
6.2.2 优化双边水产品贸易结构,充分发挥互补性优势 | 第46-47页 |
6.2.3 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推动双边水产品贸易 | 第47页 |
6.2.4 保持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协助东盟国家经济发展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