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引言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0-23页 |
第二章 Butler矩阵多波束原理 | 第23-29页 |
2.1 Butler矩阵原理 | 第23-25页 |
2.2 Butler矩阵多波束天线方向图 | 第25-28页 |
2.2.1 多波束天线方向图的计算 | 第25页 |
2.2.2 多波束天线方向图特性 | 第25-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单层微带和 4×4Butler矩阵的多波束天线 | 第29-45页 |
3.1 微带定向耦合器 | 第29-33页 |
3.1.1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理论 | 第29-32页 |
3.1.2 微带 3dB定向耦合器设计 | 第32-33页 |
3.2 微带交叉结 | 第33-34页 |
3.3 微带移相器 | 第34-37页 |
3.3.1 移相器理论分析 | 第34-36页 |
3.3.2 移相器设计实例 | 第36-37页 |
3.4 微带 4×4 Butler矩阵 | 第37-39页 |
3.5 宽带印刷振子天线 | 第39-42页 |
3.5.1 印刷振子天线理论 | 第39-41页 |
3.5.2 印刷振子天线设计 | 第41-42页 |
3.6 微带多波束天线仿真 | 第42-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片集成波导 | 第45-57页 |
4.1 基片集成波导介绍 | 第45-47页 |
4.2 基片集成波导与微带线转换器 | 第47-50页 |
4.2.1 共面形式的转换器 | 第47-49页 |
4.2.2 异面形式的转换器 | 第49页 |
4.2.3 转换器设计实例 | 第49-50页 |
4.3 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 | 第50-53页 |
4.3.1 波导缝隙的等效导纳 | 第50-51页 |
4.3.2 谐振式矩形波导缝隙阵列天线 | 第51-53页 |
4.4 SIW谐振式缝隙天线设计实例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基于双层SIW和 4×4Butler矩阵的多波束天线 | 第57-75页 |
5.1 SIW定向耦合器 | 第57-60页 |
5.1.1 3dB定向耦合器I | 第57-59页 |
5.1.2 3dB定向耦合器II | 第59-60页 |
5.2 SIW移相器 | 第60-65页 |
5.2.1 SIW移相器理论 | 第60-64页 |
5.2.2 -45°移相器设计 | 第64-65页 |
5.3 SIW 4×4Butler矩阵 | 第65-67页 |
5.4 SIW多波束天线 | 第67-70页 |
5.5 多波束天线加工与测试 | 第70-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六章 基于双层SIW和 8×8Butler矩阵的多波束天线 | 第75-95页 |
6.1 交叉结 | 第75-78页 |
6.1.1 交叉结I | 第76-77页 |
6.1.2 交叉结II | 第77-78页 |
6.2 移相器 | 第78-82页 |
6.2.1 移相器理论分析 | 第78-80页 |
6.2.2 移相器设计实例 | 第80-82页 |
6.3 相位补偿结构 | 第82-86页 |
6.3.1 相位补偿结构I | 第83-84页 |
6.3.2 相位补偿结构II | 第84-85页 |
6.3.3 相位补偿结构III | 第85-86页 |
6.4 8×8 Butler矩阵 | 第86-89页 |
6.5 SIW缝隙阵 | 第89-90页 |
6.6 多波束天线 | 第90-9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95-96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作者简介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