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形变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TLS数据滤波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DEM配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无控制DEM配准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第18-29页 |
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分类 | 第19-22页 |
2.3.1 按扫描仪的搭载平台分类 | 第19-21页 |
2.3.2 按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测距原理分类 | 第21-22页 |
2.4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2.5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第23-26页 |
2.5.1 外业数据采集 | 第23-25页 |
2.5.2 内业数据预处理 | 第25-26页 |
2.6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点云数据滤波 | 第29-45页 |
3.1 点云数据噪声分析 | 第29-30页 |
3.1.1 噪声的来源 | 第29页 |
3.1.2 噪声的消除/减弱 | 第29-30页 |
3.2 曲率平滑滤波法 | 第30-34页 |
3.2.1 平坦/突变区域的判别 | 第30-31页 |
3.2.2 突变区域点法矢修正 | 第31页 |
3.2.3 平坦区域点法矢修正 | 第31页 |
3.2.4 点位置调整 | 第31-32页 |
3.2.5 实验及结论 | 第32-34页 |
3.3 移动最小二乘趋势面法 | 第34-40页 |
3.3.1 趋势面模型及其求解 | 第34-36页 |
3.3.2 确定拟合范围 | 第36页 |
3.3.3 确定权 | 第36-37页 |
3.3.4 移动最小二乘趋势面滤波流程 | 第37页 |
3.3.5 实验与结论 | 第37-40页 |
3.4 三维点云聚类滤波算法 | 第40-45页 |
3.4.1 建立模型 | 第41-42页 |
3.4.2 模型参数估计 | 第42页 |
3.4.3 三维及更高维度的聚类滤波 | 第42-43页 |
3.4.4 实验及结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DEM配准 | 第45-57页 |
4.1 迭代最近点算法 | 第45-47页 |
4.2 最小高差算法 | 第47-49页 |
4.3 最小二乘 3D表面匹配算法 | 第49-50页 |
4.4 实验 | 第50-57页 |
4.4.1 实验数据 | 第50-52页 |
4.4.2 评价指标 | 第52-53页 |
4.4.3 实验准备 | 第53页 |
4.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4.4.5 实验结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形变量计算及分析 | 第57-68页 |
5.1 测区概况 | 第57-58页 |
5.2 实验设备及其参数 | 第58页 |
5.3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第58-59页 |
5.4 点云数据滤波处理及分析 | 第59-63页 |
5.5 DEM数据配准及分析 | 第63-65页 |
5.6 形变结果及分析 | 第65-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