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侦查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第9-15页 |
1.1 侦查权的概念 | 第9-12页 |
1.2 侦查权的基本特征 | 第12-14页 |
1.3 侦查权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侦查权司法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15-36页 |
2.1 侦查权司法控制的内在基础之侦查权的性质 | 第15-18页 |
2.2 程序正义理论对侦查权司法控制的理论意义 | 第18-21页 |
2.3 人权理论及比例原则对侦查权司法控制的理论支撑 | 第21-25页 |
2.4 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是分权制衡思想的具体体现 | 第25-28页 |
2.5 刑事诉讼构造理论对于侦查程序构造的理论启示 | 第28-32页 |
2.6 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是刑事诉讼职能理论的要求 | 第32-33页 |
2.7 现代法治视野下的审判中心主义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国外侦查权司法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及比较研究 | 第36-41页 |
3.1 大陆法系对侦查权司法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 第36-37页 |
3.2 英美法系对侦查权司法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 第37-38页 |
3.3 两大法系对侦查权司法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与发展趋势 | 第38-41页 |
3.3.1 两大法系对侦查权的司法控制的比较 | 第38-39页 |
3.3.2 两大法系侦查权司法控制的趋势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侦查权制约之制度缺陷的理论分析 | 第41-56页 |
4.1 检察权的内涵及其属性界定存在缺陷 | 第41-44页 |
4.2 我国的检警关系存在缺陷及对违法侦查的程序制裁机制欠缺 | 第44-46页 |
4.3 我国刑事诉讼职能划分不科学以及刑事诉讼构造设计不合理 | 第46-49页 |
4.4 侦查权运行方式缺陷较大及难以实现人权保障与侦查效率的平衡 | 第49-52页 |
4.5 “审判中心主义”缺失导致司法权对侦查阶段的介入力度不足 | 第52-56页 |
第五章 建立我国侦查权司法控制模式的具体构想 | 第56-67页 |
5.1 改革现阶段检警体系和科学配置检察职权 | 第56-57页 |
5.2 进一步完善辩护制度及侦查相对人的救济程序 | 第57-60页 |
5.3 侦查程序建立的具体构想及对我国侦查程序完善的建议 | 第60-61页 |
5.4 逐步确立“审判中心主义”以及加大法官对侦查阶段的介入力度 | 第61-64页 |
5.5 完善违法侦查的程序性制裁机制及改革法官选任制度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