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状特征的图像匹配与检索算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形状特征提取与预处理 | 第9-10页 |
1.2.2 形状特征描述方法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形状匹配概述 | 第14-26页 |
2.1 图像预处理 | 第14-18页 |
2.1.1 图像去噪 | 第15-16页 |
2.1.2 图像的几何校正 | 第16-18页 |
2.2 轮廓提取与曲线平滑 | 第18-20页 |
2.2.1 轮廓提取 | 第18-19页 |
2.2.2 曲线平滑 | 第19-20页 |
2.3 形状特征的描述方法 | 第20-25页 |
2.3.1 基于轮廓的描述符 | 第20-23页 |
2.3.2 基于区域的描述符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LCS和局部不变量的仿射形状匹配 | 第26-41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仿射不变特征点的提取 | 第27-30页 |
3.2.1 仿射变换理论 | 第27-28页 |
3.2.2 特征点提取 | 第28-30页 |
3.3 基于LCS的特征点匹配 | 第30-32页 |
3.3.1 特征点匹配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3.2 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 | 第31-32页 |
3.4 小波局部不变量构造与精匹配 | 第32-34页 |
3.4.1 小波仿射不变函数 | 第32-33页 |
3.4.2 局部不变量的构造 | 第33-34页 |
3.4.3 差异度度量 | 第34页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3.5.1 图像库 | 第34-35页 |
3.5.2 仿射不变性实验 | 第35-37页 |
3.5.3 缺损图像实验 | 第37-39页 |
3.5.4 匹配性能评价 | 第39-40页 |
3.6 结论 | 第40-41页 |
第4章 结合轮廓特征和词袋模型的形状检索 | 第41-53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特征提取与表示 | 第42-46页 |
4.2.1 特征提取 | 第42-45页 |
4.2.2 轮廓特征描述 | 第45-46页 |
4.3 轮廓词袋模型 | 第46-49页 |
4.3.1 视觉词典的构建 | 第46-48页 |
4.3.2 直方图表示 | 第48页 |
4.3.3 图像相似度计算 | 第48-49页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4.1 抗噪性能试验 | 第49-50页 |
4.4.2 检索性能试验 | 第50-51页 |
4.4.3 不同参数对识别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 结论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3-5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