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导论第7-13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8页
     ·选题背景第7页
     ·研究意义第7-8页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第8-9页
     ·农户的概念第8页
     ·农户借贷行为的界定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1页
     ·现代农户理论第9-10页
     ·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第10页
     ·农村金融的实现途径研究第10-11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1-13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11-12页
     ·不足之处第12-13页
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研究第13-21页
   ·我国农村融资总体环境第13页
   ·正规融资渠道研究第13-18页
     ·政府融资渠道第13-14页
     ·国际融资渠道第14-15页
     ·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第15-18页
   ·非正规金融渠道第18-21页
     ·农村合作基金会第19页
     ·私人借贷第19-20页
     ·高利贷、合会、转会等非法融资渠道第20-21页
3 我国农户借贷行为分析第21-32页
   ·我国农户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第21-22页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第21页
     ·现金流动不稳定第21-22页
     ·生活性资金与生产性资金使用不明确第22页
     ·大部分农户对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第22页
   ·我国农户借贷行为分析第22-31页
     ·农户借贷渠道第22-24页
     ·农户借贷用途第24-26页
     ·农户借贷发生率第26页
     ·农户借贷额度第26-27页
     ·农户借贷期限第27-28页
     ·农户借贷利息第28-29页
     ·农户的抵押、担保第29-30页
     ·农户借贷的偿还情况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第32-37页
   ·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内在因素第32-34页
     ·农户的收入水平第32页
     ·农户的生产规模第32-33页
     ·农户的人力资本第33-34页
   ·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外在因素第34-37页
     ·正规金融机构方面的制约因素第34-35页
     ·非正规金融机构方面的制约因素第35-37页
5 对策建议第37-43页
   ·多方协力,提高农户综合素质与生活水平第37-38页
     ·提高农户综合素质第37页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户生活负担第37-38页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格局第38-39页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以促进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的适度竞争第38页
     ·强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第38-39页
     ·建立群众性金融互助机构第39页
   ·基于农村土地产权,建立有效的抵押担保制度第39-42页
     ·完善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第40页
     ·建立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中介服务平台第40-41页
     ·试点开展以“土地合作社”为借贷主体的贷款模式第41页
     ·致力于法律体系和监管框架建设,降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第41-42页
   ·以满足外出务工农户借贷需求为突破口,弱化城乡差异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不动产征收补偿的社会公平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GHM模型及其延伸的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