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5 数据来源和可能创新 | 第15-17页 |
| 1.5.1 数据来源 | 第15-16页 |
|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2.1.1 种粮农户 | 第17页 |
| 2.1.2 农地股份合作社 | 第17-18页 |
| 2.1.3 粮食种植型农地股份合作社 | 第18页 |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 2.2.1 关于种粮农户的研究 | 第18-20页 |
| 2.2.2 关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研究 | 第20-21页 |
| 2.2.3 关于农户参与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2页 |
| 2.2.4 研究述评 | 第22-23页 |
| 2.3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 2.3.1 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23页 |
| 2.3.2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3-24页 |
| 2.3.3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4-25页 |
| 2.3.4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5-27页 |
| 第3章 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7-39页 |
| 3.1 种粮农户及农地股份合作社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 3.1.1 种粮农户特征 | 第27-28页 |
| 3.1.2 农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条件 | 第28页 |
| 3.1.3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特征 | 第28-29页 |
| 3.2 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分析 | 第29-32页 |
| 3.2.1 农户参与合作意愿描述 | 第29-30页 |
| 3.2.2 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 3.2.3 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的决定 | 第31-32页 |
| 3.3 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7页 |
| 3.3.1 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第32-34页 |
| 3.3.2 农户特征因素 | 第34-35页 |
| 3.3.3 认知及心理因素 | 第35页 |
| 3.3.4 生产决策因素 | 第35-37页 |
| 3.4 研究假设 | 第37-39页 |
| 第4章 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39-47页 |
| 4.1 问卷设计 | 第39页 |
| 4.2 研究样本情况 | 第39-40页 |
| 4.2.1 样本地区介绍 | 第39页 |
| 4.2.2 调查方式和样本选择 | 第39-40页 |
| 4.3 样本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40-47页 |
| 4.3.1 种粮农户家庭特征描述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 4.3.2 种粮农户认知和生产决策描述统计分析 | 第43-47页 |
| 第5章 种粮农户参与农地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7-53页 |
| 5.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第47-48页 |
| 5.1.1 Ordered Logit模型构建 | 第47页 |
| 5.1.2 相关变量设置 | 第47-48页 |
| 5.2 模型估计结果 | 第48-50页 |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含义 | 第53-57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 6.2 政策含义 | 第54-55页 |
| 6.3 研究不足 | 第55页 |
| 6.4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附录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