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选题缘由 | 第8页 |
2. 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2.1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 第8-10页 |
2.2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 第10-11页 |
2.3 初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 | 第11-12页 |
3. 选题的意义 | 第12-14页 |
4. 傣族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现状研究 | 第14-25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4.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4-17页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7-23页 |
4.3.1 傣族初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分析 | 第17-19页 |
4.3.2 傣族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第19-22页 |
4.3.3 傣族初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现状 | 第22-23页 |
4.4 研究小结 | 第23-25页 |
5. 傣族初中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 第25-29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5页 |
5.3 研究结果 | 第25-27页 |
5.3.1 傣族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5.3.2 家庭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第26页 |
5.3.3 傣族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5.3.4 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会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 第27页 |
5.4 研究小结 | 第27-29页 |
6. 分析与讨论 | 第29-37页 |
6.1. 傣族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现状 | 第29-34页 |
6.2 傣族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关系 | 第34-37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37-40页 |
7.1 结论 | 第37页 |
7.2 教育建议 | 第37-40页 |
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 第44-49页 |
附录2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第49-52页 |
附录3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 第52-55页 |
附录4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评分标准与结果解释 | 第55-56页 |
附录5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计分方法与结果解释 | 第56-57页 |
附录6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计分方法与结果解释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