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选题的背景第9页
  2、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综述第10-12页
  1、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第10-11页
  2、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第11页
  3、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研究第11-12页
 (三)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文献研究法第12页
  2、问卷调查法第12页
  3、访谈法第12-13页
  4、实证分析法第13页
 (四) 研究内容第13页
 (五) 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第13-14页
  1、创新之处第13页
  2、研究困难第13-14页
 (六) 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第14-15页
第一章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15-22页
 (一) 社会环境变化需要第17-18页
  1、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的冲击第17页
  2、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的影响第17-18页
 (二) 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第18-20页
  1、高等教育改革塑造全面发展的艺术类人才的需要第18-19页
  2、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第19-20页
 (三) 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第20-22页
  1、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第20-21页
  2、发挥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的需要第21-22页
第二章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实证调查第22-28页
 (一) 调查基本情况第22页
 (二) 调查数据分析第22-28页
  1、艺术类大学生的基本政治态度状况第23-24页
  2、艺术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第24-25页
  3、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第25页
  4、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第25-26页
  5、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专业兴趣状况第26-27页
  6、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第27-28页
第三章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6页
 (一) 存在问题第28-32页
  1、生活追求现实、理想信念淡薄第28-29页
  2、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第29页
  3、思想过于开放、社会责任弱化第29-30页
  4、个性发展自主、自我认知片面第30-31页
  5、专业兴趣浓厚、文化基础薄弱第31页
  6、易受不良影响、追求生活刺激第31-32页
 (二) 原因分析第32-36页
  1、社会因素影响第32-33页
  2、学校因素影响第33-34页
  3、家庭因素影响第34页
  4、专业因素影响第34-36页
第四章 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36-46页
 (一) 建立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两课”教育体系第36-39页
  1、高度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两课”教育工作第36-37页
  2、积极创新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两课”教育内容第37-38页
  3、灵活运用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两课”教学方法第38-39页
  4、多样改革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两课”考评模式第39页
 (二) 抓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第39-42页
  1、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第40页
  2、建立专兼职结合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第40-41页
  3、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第41-42页
 (三) 组织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团体活动第42-44页
  1、组织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校内团体活动第42-43页
  2、组织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校外团体活动第43-44页
 (四) 结合专业教学,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44-46页
  1、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第44页
  2、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附录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普通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析--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