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箭、导弹论文--导弹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助推滑翔导弹低空级间热分离过程及其影响研究

摘要第14-15页
Abstract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8页
    1.2 级间分离研究进展综述第18-23页
        1.2.1 研究对象第18-19页
        1.2.2 导弹/火箭级间热分离过程研究第19-21页
        1.2.3 低空高速飞行器多体分离过程研究第21-22页
        1.2.4 研究现状总结第22-23页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第23-32页
        1.3.1 超声速来流与侧向喷流干扰特性研究第23-25页
        1.3.2 喷管流动分离与侧向力特性研究第25-29页
        1.3.3 控制系统鲁棒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第29-30页
        1.3.4 数值虚拟飞行技术第30-32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32-35页
第二章 助推滑翔导弹级间热分离过程建模与分析第35-51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助推滑翔导弹级间热分离物理过程第35-37页
    2.3 级间分离弹道仿真模型第37-41页
        2.3.1 坐标系与坐标转换第37-38页
        2.3.2 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第38-40页
        2.3.3 分离运动学模型第40页
        2.3.4 碰撞检测模型第40-41页
    2.4 流场计算模型第41-43页
        2.4.1 流动控制方程第41-42页
        2.4.2 湍流模型第42-43页
    2.5 级间热分离过程仿真与分析第43-49页
        2.5.1 轴向分离运动耦合仿真第43-46页
        2.5.2 六自由度分离运动耦合仿真第46-49页
    2.6 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级间热分离过程级间间隙侧向喷流干扰特性研究第51-71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物理模型与计算方法第51-54页
        3.2.1 物理模型第51-52页
        3.2.2 计算方法第52-53页
        3.2.3 网格独立性检验第53-54页
        3.2.4 数值方法验证第54页
    3.3 轴向参数影响特性分析第54-60页
        3.3.1 基本流场结构第55-56页
        3.3.2 影响因素分析第56-59页
        3.3.3 结果分析第59-60页
    3.4 侧向参数影响特性分析第60-65页
        3.4.1 基本流场结构第61页
        3.4.2 影响因素分析第61-64页
        3.4.3 结果分析第64-65页
    3.5 含升力面时侧向参数影响特性分析第65-68页
        3.5.1 流场基本结构第65页
        3.5.2 影响因素分析第65-68页
        3.5.3 结果分析第68页
    3.6 小结第68-71页
第四章 级间热分离过程喷管流动分离与侧向力特性研究第71-101页
    4.1 引言第71页
    4.2 物理模型与计算方法第71-76页
        4.2.1 物理模型第71-73页
        4.2.2 计算方法第73-75页
        4.2.3 网格独立性检验第75-76页
        4.2.4 方法验证第76页
    4.3 级间热分离中锥形喷管流动分离与侧向力特性分析第76-87页
        4.3.1 无阻碍喷管启动过程数值模拟第76-78页
        4.3.2 理想状态级间热分离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8-83页
        4.3.3 分离运动偏差影响分析第83-85页
        4.3.4 结果分析第85-87页
    4.4 级间热分离中最大推力抛物型喷管流动分离与侧向力第87-99页
        4.4.1 无阻碍喷管启动过程数值模拟第87-88页
        4.4.2 理想状态级间热分离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88-95页
        4.4.3 分离运动偏差影响分析第95-98页
        4.4.4 结果分析第98-99页
    4.5 级间分离点飞行环境影响分析第99-100页
    4.6 小结第100-101页
第五章 导弹级间分离段控制鲁棒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第101-121页
    5.1 引言第101页
    5.2 级间分离段姿控系统建模第101-105页
        5.2.1 控制对象模型简化第101-104页
        5.2.2 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控制律设计第104-105页
        5.2.3 参数不确定性模型第105页
    5.3 控制系统区间鲁棒性分析第105-113页
        5.3.1 控制系统区间鲁棒性定义第106页
        5.3.2 区间分析方法第106-111页
        5.3.3 结果分析第111-113页
    5.4 控制系统区间鲁棒性优化第113-119页
        5.4.1 控制系统区间鲁棒性优化模型第113-116页
        5.4.2 序列近似优化方法第116-119页
        5.4.3 优化结果第119页
    5.5 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导弹级间热分离过程多学科耦合仿真研究第121-138页
    6.1 引言第121页
    6.2 流场/飞行力学/控制耦合仿真方法第121-129页
        6.2.1 数值虚拟飞行基本流程第121-122页
        6.2.2 耦合仿真方法第122-124页
        6.2.3 耦合接口模型第124-128页
        6.2.4 其它仿真模型第128-129页
    6.3 基于Fluent/Simulink协同仿真的数值虚拟飞行系统第129-132页
        6.3.1 系统搭建第129-131页
        6.3.2 验证算例第131-132页
    6.4 助推滑翔导弹低空级间热分离过程耦合仿真第132-136页
        6.4.1 物理模型第132页
        6.4.2 仿真方法第132-134页
        6.4.3 结果分析第134-136页
    6.5 小结第136-13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8-142页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第138-140页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40-141页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5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级结构纳米金属氧化物/碳化硅超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助推滑翔飞行器预警探测滤波方法与误差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