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归因理论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贵州安龙一中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归因相关概念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4 研究意义第10页
    1.5 研究内容第10页
    1.6 研究方法第10-12页
2 理论基础概述第12-16页
    2.1 归因过程论第12页
        2.1.1 海德的协变原则第12页
        2.1.2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理理论第12页
    2.2 归因效果论第12-14页
        2.2.1 韦纳归因理论第12-14页
        2.2.2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14页
    2.3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4-16页
3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成败归因调查研究第16-27页
    3.1 研究对象第16页
    3.2 问卷设计第16-17页
        3.2.1 问卷编制第16页
        3.2.2 问卷的信度第16-17页
    3.3 前测问卷发放第17页
    3.4 前测数据处理第17-25页
        3.4.1 因素与对应的题目第17-18页
        3.4.2 前测问卷结果分析第18-25页
    3.5 总结第25-27页
4 归因理论指导化学教学对策及实施第27-40页
    4.1 归因理论指导化学教学的对策第27-31页
        4.1.1 基于学业失败归因的化学教学第27-30页
        4.1.2 基于学业成功归因的化学教学第30页
        4.1.3 归因训练第30-31页
    4.2 实施案例第31-40页
        4.2.1 化学教学第31-37页
        4.2.2 班级活动第37-38页
        4.2.3 消极归因个案研究第38-40页
5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5.1 归因方式的结果分析第40-44页
        5.1.1 后测结果分析第40-42页
        5.1.2 后测与前测归因比较第42-44页
    5.2 学生成绩前测与后测比较第44-45页
6 结论与不足第45-47页
    6.1 研究结论第45-46页
    6.2 研究不足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Ⅰ 高中一年级化学学业成就归因量表第49-51页
附录Ⅱ 教学案例1:铁的重要的化合物第51-53页
附录Ⅲ 教学案例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53-56页
附录Ⅳ 高一(7)班化学成绩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时期叙利亚与埃及关系研究
下一篇:1937年英国《皮尔报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