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文化视域下新加坡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及启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30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2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依据第21-24页
        1.3.1 研究思路第21-22页
        1.3.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3.3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3-24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24-25页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5-30页
        1.5.1 文化第25-27页
        1.5.2 核心价值观第27-28页
        1.5.3 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第28-30页
2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第30-46页
    2.1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第30-35页
        2.1.1 多元文化第30-31页
        2.1.2 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形成第31-32页
        2.1.3 新加坡多元文化的表现第32-34页
        2.1.4 多元文化给新加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34-35页
    2.2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背景及其理性认识第35-39页
        2.2.1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背景第35-37页
        2.2.2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理性认识第37-39页
    2.3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发展路径第39-46页
        2.3.1 探索期——20 世纪60年代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第39-41页
        2.3.2 调整期——70 年代至80年代宣扬亚洲价值观第41-43页
        2.3.3 成熟期——90 年代最终确立共同价值观为国家核心价值观第43-46页
3 儒家文化与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第46-73页
    3.1 儒家文化第46-53页
        3.1.1 儒家文化的主要内涵第46-49页
        3.1.2 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第49-53页
    3.2 新加坡对儒家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53-69页
        3.2.1 新加坡在政治方面对儒家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53-59页
        3.2.2 新加坡在经济方面对儒家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59-66页
        3.2.3 新加坡在文化方面对儒家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66-69页
    3.3 儒家文化对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第69-73页
        3.3.1 儒家文化促进了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形成第69-70页
        3.3.2 儒家文化强化了新加坡人的家庭观念第70页
        3.3.3 儒家文化强调融洽和睦的社会关系第70-71页
        3.3.4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继承了儒家文化中的容忍、妥协精神第71页
        3.3.5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发扬了儒家文化中的尊重、和谐精神第71-73页
4 西方文化与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第73-96页
    4.1 西方文化第73-79页
        4.1.1 西方文化的主要内涵第73-76页
        4.1.2 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第76-79页
    4.2 新加坡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79-93页
        4.2.1 新加坡在政治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79-84页
        4.2.2 新加坡在经济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84-91页
        4.2.3 新加坡在文化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91-93页
    4.3 西方文化对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第93-96页
        4.3.1 尊重个人自由发展鼓励利益追求第93-94页
        4.3.2 促进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第94页
        4.3.3 促进科学精神的培养第94-96页
5 伊斯兰文化与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第96-113页
    5.1 伊斯兰文化第96-100页
        5.1.1 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内涵第96-99页
        5.1.2 伊斯兰文化的价值体系第99-100页
    5.2 新加坡对伊斯兰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100-110页
        5.2.1 新加坡在政治方面对伊斯兰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100-102页
        5.2.2 新加坡在经济方面对伊斯兰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102-106页
        5.2.3 新加坡在文化方面对伊斯兰文化的反思与选择第106-110页
    5.3 伊斯兰文化对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第110-113页
        5.3.1 以敬主为核心思想促进权威政府的形成第110-111页
        5.3.2 以爱人为核心思想促进家庭观念的形成第111-113页
6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要旨第113-145页
    6.1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第113-118页
        6.1.1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第113-115页
        6.1.2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第115-116页
        6.1.3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第116-118页
    6.2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第118-140页
        6.2.1 构筑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文化第118-127页
        6.2.2 构筑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机制第127-140页
    6.3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成效第140-145页
        6.3.1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140-141页
        6.3.2 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第141-143页
        6.3.3 提升社会文明第143-145页
7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第145-168页
    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45-152页
        7.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145-149页
        7.1.2 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第149-152页
    7.2 中国与新加坡的国情差别第152-155页
        7.2.1 历史和文化的不同第152-153页
        7.2.2 国家规模的不同第153页
        7.2.3 国家政体的不同第153-154页
        7.2.4 经济制度的不同第154-155页
    7.3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第155-168页
        7.3.1 坚持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开展的关键第156-158页
        7.3.2 坚持德治和法治并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保驾护航第158-159页
        7.3.3 加强传播媒体的管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第159-161页
        7.3.4 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立体教育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合力第161-162页
        7.3.5 重视民族宗教和谐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共识第162-165页
        7.3.6 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精神力量第165-168页
结论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1页
致谢第181-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182-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ayes方法的人民币汇率序列突变点问题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黄金价格收益率变点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