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文献分类:内生性和动态分析 | 第15-16页 |
2.2 增长理论 | 第16-19页 |
2.3 周期理论 | 第19-20页 |
2.4 增长与波动的整合 | 第20-22页 |
第3章 微观个体行动的主观特征及行动间的动态传递机制 | 第22-35页 |
3.1 经济学的还原论局限 | 第22-26页 |
3.2 微观主体的个体行为:主观信息与试错 | 第26-31页 |
3.3 经济行为的动态演进:时间与信息更新 | 第31-35页 |
第4章 分工下的生产方式选择及分工的网络特征 | 第35-57页 |
4.1 分工下跨时和跨地生产—消费:货币、资金与资本 | 第35-41页 |
4.2 资本结构与生产方式 | 第41-43页 |
4.3 分工的网络特征及经济含义 | 第43-57页 |
4.3.1 个体的专业化选择 | 第44-46页 |
4.3.2 不同种类的分工 | 第46-49页 |
4.3.3 分工网络及其结构特征 | 第49-57页 |
第5章 分工网络宏观特征的微观基础 | 第57-123页 |
5.1 从微观个体选择到宏观现象的市场过程 | 第57-62页 |
5.1.1 从微观个体选择到局部网络的产业链加总 | 第58-60页 |
5.1.2 从局部网络到全局网络的总合 | 第60页 |
5.1.3 分工网络的宏观经济意义 | 第60-62页 |
5.2 横向(水平)分工的微观协调机制 | 第62-96页 |
5.2.1 模型假设 | 第62-66页 |
5.2.2 模型求解 | 第66-93页 |
5.2.3 模型结论 | 第93-96页 |
5.3 纵向分工的微观协调机制 | 第96-123页 |
5.3.1 模型假设 | 第97-100页 |
5.3.2 模型求解 | 第100-120页 |
5.3.3 模型结论 | 第120-123页 |
第6章 分工网络的动态演进过程:增长与波动 | 第123-162页 |
6.1 分工网络演进过程中横向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 | 第123-142页 |
6.1.1 模型假设 | 第124-126页 |
6.1.2 模型求解 | 第126-139页 |
6.1.3 模型结论 | 第139-142页 |
6.2 分工网络演进过程中纵向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 | 第142-158页 |
6.2.1 模型假设 | 第143-145页 |
6.2.2 模型求解 | 第145-148页 |
6.2.3 模型结论 | 第148-158页 |
6.3 地理空间对分工网络演进的影响 | 第158-162页 |
第7章 货币、政府政策与分工网络演进:理论与经验 | 第162-195页 |
7.1 分工网络中货币、政府及市场过程的关系 | 第163-174页 |
7.1.1 分工网络中货币的内生性和政府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163-173页 |
7.1.2 分工网络结构刚性下的政府干预和市场过程 | 第173-174页 |
7.2 政府干预对分工网络演进的影响 | 第174-193页 |
7.2.1 政府宏观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 第176-184页 |
7.2.2 政府宏观政策及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84-193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93-195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95-20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0-211页 |
致谢 | 第211-21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