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2 微型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 第20-28页 |
1.2.1 国外微型散热器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2.2 国内微型散热器的研究情况 | 第24-26页 |
1.2.3 强制对流工况下的微通道散热器 | 第26-28页 |
1.3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提出 | 第28-31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金属-塑料复合式微结构散热器的结构及散热原理 | 第33-45页 |
2.1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设计准则 | 第33页 |
2.2 金属-塑料双层复合体的导热分析 | 第33-35页 |
2.3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传热模型 | 第35-43页 |
2.3.1 金属-塑料复合式微结构散热器的热传导问题 | 第36-39页 |
2.3.2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在微尺度下的对流换热 | 第39-43页 |
2.3.3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在微尺度下热辐射 | 第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的散热影响因素研究 | 第45-71页 |
3.1 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57页 |
3.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3.1.2 控制方程 | 第47-48页 |
3.1.3 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3.1.4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数值模拟 | 第49-57页 |
3.1.4.1 散热器材料对整体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3.1.4.2 半球排列方式对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3.1.4.3 微结构形式对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3.1.4.4 塑料导热系数对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3.1.4.5 导热塑料辐射发射率对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3.1.4.6 半球直径对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3.1.4.7 散热器倾斜角度对于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3.2 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第57-63页 |
3.2.1 数学模型 | 第58-59页 |
3.2.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第59-63页 |
3.3 LED灯具用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的模拟 | 第63-69页 |
3.3.1 模拟对象 | 第63-64页 |
3.3.2 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四章 V型槽散热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 第71-89页 |
4.1 前言 | 第71页 |
4.2 物理模型 | 第71-72页 |
4.3 基本假设 | 第72页 |
4.4 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72-79页 |
4.4.1 复合结构散热器的热传导 | 第72页 |
4.4.2 散热器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量 | 第72-74页 |
4.4.3 自然对流表面换热系数 | 第74页 |
4.4.4 辐射换热系数 | 第74-75页 |
4.4.5 模型求解和结果讨论 | 第75-79页 |
4.5 V型槽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实验研究 | 第79-88页 |
4.5.1 散热器散热性能实验平台 | 第80-81页 |
4.5.2 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第81-85页 |
4.5.3 添加微结构与未添加微结构散热器结果对比 | 第85-86页 |
4.5.4 改变辐射发射率的结果比较 | 第86-87页 |
4.5.5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与纯铝散热器散热效果比较 | 第87-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9-9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9-90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90页 |
5.3 创新点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101-10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03-105页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0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