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胶体与半胶体物质论文--胶体种类论文

聚丙烯酰胺凝胶低毒性替代材料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0页
    1.1 丙烯酰胺及聚丙烯酰胺简介第18-21页
        1.1.1 丙烯酰胺生产方法第19-20页
        1.1.2 丙烯酰胺毒性研究第20-21页
    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特性的研究第21-22页
    1.3 变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介第22-24页
    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液缓冲体系和凝胶浓度的选择第24-25页
        1.4.1 电泳缓冲液的选择第24页
            1.4.1.1 pH值的选择第24页
            1.4.1.2 离子强度的选择第24页
        1.4.2 凝胶浓度的选择第24-25页
    1.5 影响丙烯酰胺聚合的因素第25-26页
        1.5.1 单体与交联剂的浓度和配比第25页
        1.5.2 引发剂与增速剂的选择与加入量第25-26页
        1.5.3 分子氧第26页
        1.5.4 环境温度第26页
    1.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检测方法第26-28页
        1.6.1 银染法第27页
        1.6.2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第27-28页
        1.6.3 荧光染色法第28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对SDS-PAGE聚合过程的研究第30-38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0-32页
        2.2.1 实验材料第30-31页
        2.2.2 实验设备第31-32页
    2.3 实验方法第32-35页
        2.3.1 利用EP管内的微缩反应监测聚合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第32-33页
        2.3.2 采用凝胶制备试剂盒制胶并电泳第33-34页
            2.3.2.1 蛋白BSA标准液的配制及变性第33页
            2.3.2.2 配制电泳缓冲液第33页
            2.3.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第33-34页
            2.3.2.4 准备电泳槽第34页
            2.3.2.5 电泳第34页
        2.3.3 染色与结果记录第34-35页
    2.4 结果讨论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条件的优化第38-48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8-39页
        3.2.1 实验材料第38-39页
        3.2.2 实验设备第39页
    3.3 实验方法第39-45页
        3.3.1 TEMED加入量对DMA-Bis聚合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第39-44页
            3.3.1.1 TEMED加入量对DMA:Bis=29:0.6聚合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第40-41页
            3.3.1.2 TEMED加入量对DMA:Bis=29:0.8聚合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第41-42页
            3.3.1.3 TEMED加入量对DMA.Bis=29:1.0聚合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第42-44页
        3.3.2 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与N,N-甲叉丙烯酰胺的配比对电泳结果的影响第44-45页
    3.4 结果讨论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N-(2-羟乙基)丙烯酰胺聚合条件的优化第48-58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8-49页
        4.2.1 实验材料第48-49页
        4.2.2 实验设备第49页
    4.3 实验方法第49-55页
        4.3.1 TEMED加入量对HEA-Bis聚合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第49-53页
            4.3.1.1 TEMED加入量对HEA:Bis=29:0.6聚合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第49-51页
            4.3.1.2 TEMED加入量对HEA:Bis=29:0.8聚合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第51-52页
            4.3.1.3 TEMED加入量对HEA:Bis=29:1.0聚合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第52-53页
        4.3.2 N-(2-羟乙基)丙烯酰胺与N,N-甲叉丙烯酰胺的配比对电泳结果的影响第53-55页
    4.4 结果讨论第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8页
第五章 聚丙烯酰胺凝胶与丙烯酰胺替代品所制凝胶在Western Blot技术中的对比试验第58-64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8-59页
        5.2.1 实验材料第58-59页
        5.2.2 实验设备第59页
    5.3 实验方法第59-62页
        5.3.1 制胶与电泳过程第59页
        5.3.2 转膜(湿转法)第59-60页
            5.3.2.1 配制转膜缓冲液第59-60页
            5.3.2.2 切胶与剪膜第60页
            5.3.2.3 装配转移装置第60页
            5.3.2.4 恒压转膜第60页
        5.3.3 脱脂奶粉封闭第60-61页
            5.3.3.1 配制TBST溶液第60页
            5.3.3.2 配制封闭用脱脂奶粉液第60页
            5.3.3.3 封闭第60-61页
        5.3.4 一抗孵育第61页
        5.3.5 二抗孵育第61页
        5.3.6 蛋白曝光检测第61-62页
            5.3.6.1 显影液与定影液的配制第61页
            5.3.6.2 发光液的配制第61页
            5.3.6.3 曝光检测第61-62页
    5.4 结果讨论第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利用自动化设备制备梯度电泳凝胶第64-72页
    6.1 引言第64页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64-65页
        6.2.1 实验材料第64-65页
        6.2.2 实验设备第65页
    6.3 实验方法第65-70页
        6.3.1 确定凝胶中丙烯酰胺的浓度第65-66页
        6.3.2 确定流速在5mL·min~(-1)每个蠕动泵的转速第66页
        6.3.3 确定每个蠕动泵泵出内容及管路连接方式第66-68页
        6.3.4 确定每个蠕动泵的流速与时间第68页
        6.3.5 确定每个蠕动泵的转速与时间第68-69页
        6.3.6 梯度凝胶与非梯度凝胶分别电泳第69-70页
    6.4 结果讨论第70页
    6.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7.1 本论文研究结果第72页
    7.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2页
导师与作者简介第82-83页
附件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快速卷积实现滤波多音调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物联网感知层安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