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降解黄曲霉毒素B1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致谢第4-8页
摘要第8-9页
部分英文缩写一览表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1 黄曲霉毒素概况第10-17页
        1.1.1 黄曲霉毒素种类及结构第10页
        1.1.2 黄曲霉毒素理化性质第10-11页
        1.1.3 黄曲霉毒素的合成及体内代谢第11-12页
        1.1.4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第12-14页
            1.1.4.1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健康的影响第12-13页
            1.1.4.2 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第13-14页
            1.1.4.3 黄曲霉毒素对经济的影响第14页
        1.1.5 黄曲霉毒素的预防和去除措施第14-16页
            1.1.5.1 物理方法第14-15页
            1.1.5.2 化学方法第15页
            1.1.5.3 生物脱毒第15-16页
        1.1.6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第16-17页
    1.2 枯草芽孢杆菌的简介第17-18页
        1.2.1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殖上的应用第17页
        1.2.2 枯草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8-19页
2 引言第19-20页
3 黄曲霉毒素B1降解菌的筛选第20-26页
    3.1 材料第20-21页
        3.1.1 菌种来源第20页
        3.1.2 培养基与制备方法第20页
        3.1.3 主要试剂第20页
        3.1.4 主要仪器设备第20-21页
    3.2 分析方法第21-22页
        3.2.1 液体培养基中目的菌种菌数的测定第21页
        3.2.2 AFB_1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第21页
        3.2.3 样品AFB_1的前处理第21页
        3.2.4 ELISA法测定AFB_1的含量第21-22页
    3.3 试验方法第22-23页
        3.3.1 样品优势菌株的培养第22页
        3.3.2 实验室保存菌种的活化第22-23页
        3.3.3 菌株的初筛第23页
        3.3.4 菌株的复筛第23页
        3.3.5 AFB_1标准品回收率试验第23页
        3.3.6 数据处理第23页
    3.4 结果第23-25页
        3.4.1 菌株的初筛第23-24页
        3.4.2 菌株的复筛第24页
        3.4.3 AFB_1标准品回收率试验第24-25页
    3.5 讨论第25页
    3.6 小结第25-26页
4 黄曲霉毒素B1降解菌的鉴定第26-32页
    4.1 材料第26页
        4.1.1 培养基与制备方法第26页
        4.1.2 试剂第26页
        4.1.3 主要仪器第26页
    4.2 试验方法第26-28页
        4.2.1 菌落形态观察第26页
        4.2.2 菌体形态观察第26-27页
        4.2.3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第27页
        4.2.4 16S rRNA序列测定第27-28页
    4.3 实验结果第28-31页
        4.3.1 形态学特征第28页
        4.3.2 生理生化特性第28-29页
        4.3.3 菌株K-3、K-TM 16S r RNA序列分析第29-31页
    4.4 讨论第31页
    4.5 小结第31-32页
5 芽孢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B1条件的优化第32-41页
    5.1 材料与仪器第32页
        5.1.1 试验菌株第32页
        5.1.2 培养基及配制方法第32页
        5.1.3 主要试剂第32页
        5.1.4 主要仪器第32页
    5.2 试验方法第32-34页
        5.2.1 不同装液量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2页
        5.2.2 不同温度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2页
        5.2.3 不同接种量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2-33页
        5.2.4 不同起始pH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3页
        5.2.5 不同发酵时间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3页
        5.2.6 降解试验第33页
        5.2.7 目的菌株K-3、K-TM组合后对AFB_1的降解作用第33-34页
        5.2.8 数据处理第34页
    5.3 结果第34-39页
        5.3.1 不同装液量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4-35页
        5.3.2 不同发酵温度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5页
        5.3.3 不同接种量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5-36页
        5.3.4 不同pH对目的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第36-37页
        5.3.5 发酵时间对菌株K-3、K-TM降解AFB_1的影响第37-38页
        5.3.6 目的菌株K-3、K-TM组合后对AFB_1的降解作用第38-39页
    5.4 讨论第39-40页
    5.5 小结第40-41页
6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英文摘要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部分猪场猪鼻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及分离鉴定
下一篇:河南省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