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养老金制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养老金制度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2.1.1 养老制度 | 第17-18页 |
2.1.2 养老保险制度与养老金制度 | 第18页 |
2.1.3 普惠式养老金制度 | 第18-19页 |
2.1.4 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 | 第19页 |
2.1.5 养老金替代率 | 第19-20页 |
2.2 构建我国国民基础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社会福利理论 | 第21-22页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2.2.4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构建的紧迫性及可行性 | 第24-33页 |
3.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 第24-27页 |
3.1.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24-26页 |
3.1.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3.2 我国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构建的紧迫性 | 第27-31页 |
3.2.1 养老金制度碎片化严重 | 第27-28页 |
3.2.2 养老金制度公平性缺失 | 第28-29页 |
3.2.3 养老金制度缺乏可持续性 | 第29-31页 |
3.3 我国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及困境 | 第31-33页 |
3.3.1 我国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的资金筹集相对稳定 | 第31页 |
3.3.2 我国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的待遇给付有坚实基础 | 第31-32页 |
3.3.3 我国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的构建困境分析 | 第32-33页 |
第4章 国外普惠式养老金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 第33-39页 |
4.1 国外养老金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33-35页 |
4.1.1 丹麦的养老金制度 | 第33页 |
4.1.2 瑞典的养老金制度 | 第33-34页 |
4.1.3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 | 第34页 |
4.1.4 加拿大的养老金制度 | 第34-35页 |
4.1.5 日本的养老金制度 | 第35页 |
4.2 国外普惠式养老金制度的特点 | 第35-36页 |
4.2.1 全方位社会保障制度 | 第35-36页 |
4.2.2 与个人收入状况无关 | 第36页 |
4.2.3 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 | 第36页 |
4.3 国外普惠式养老金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 第36-39页 |
4.3.1 国外普惠式养老金制度的经验 | 第36-37页 |
4.3.2 国外普惠式养老金制度的启示 | 第37-39页 |
第5章 我国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构建的设想 | 第39-49页 |
5.1 合理设计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总体框架 | 第39-42页 |
5.1.1 国民基础养老金内容及其发放标准 | 第40-41页 |
5.1.2 企职账户养老金内容 | 第41页 |
5.1.3 个人账户养老金内容 | 第41页 |
5.1.4 商业养老保险 | 第41-42页 |
5.2 切实确保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的资金来源 | 第42-45页 |
5.2.1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 第42-43页 |
5.2.2 开征社会保障税 | 第43-44页 |
5.2.3 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 第44-45页 |
5.3 科学界定国民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 | 第45-47页 |
5.3.1 国外养老金替代率的经验总结 | 第45页 |
5.3.2 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的现状 | 第45-46页 |
5.3.3 国民基础养老金替代率的确定 | 第46-47页 |
5.4 顺利实现相关养老金制度的衔接 | 第47-49页 |
5.4.1 与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的衔接 | 第47-48页 |
5.4.2 与职业/企业年金制度的衔接 | 第48页 |
5.4.3 与城乡居民养老金制度的衔接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