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竹论文

观赏竹在长沙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观赏竹相关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1 国内观赏竹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2 国外观赏竹研究进展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观赏竹特性研究第14-32页
    2.1 观赏竹生物学特性第14-15页
    2.2 形态特征第15-20页
        2.2.1 竹鞭第15-17页
        2.2.2 竹笋第17页
        2.2.3 竹秆第17-18页
        2.2.4 枝条第18-19页
        2.2.5 竹叶和箨第19-20页
        2.2.6 花、果实和种子第20页
    2.3 观赏竹的观赏特性第20-24页
        2.3.1 秆形变异种第21页
        2.3.2 秆色变异种第21-22页
        2.3.3 叶色变异种第22-23页
        2.3.4 形姿具韵种第23页
        2.3.5 观笋竹种第23-24页
    2.4 观赏竹的美学特性第24-25页
        2.4.1 形态美第24页
        2.4.2 色彩美第24-25页
        2.4.3 意境美第25页
    2.5 观赏竹的文化特性第25-29页
        2.5.1 竹文化的概念第25-26页
        2.5.2 竹与日常生活第26-27页
        2.5.3 竹与文化艺术第27-29页
    2.6 观赏竹的特性在传统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总结第29-32页
        2.6.1 移竹当窗第29-30页
        2.6.2 竹影粉墙第30页
        2.6.3 竹里通幽第30页
        2.6.4 竹石小品第30-32页
3 长沙市观赏竹资源第32-41页
    3.1 长沙市概况第32页
    3.2 长沙市竹资源概况第32-41页
4 观赏竹在长沙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41-57页
    4.1 观赏竹在长沙市应用现状第41-49页
        4.1.1 观赏竹在公园绿化中的应用第41-46页
        4.1.2 观赏竹在小区绿化中的应用第46-47页
        4.1.3 观赏竹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第47-48页
        4.1.4 观赏竹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第48-49页
    4.2 观赏竹在长沙市园林绿化中的种植形式第49-51页
        4.2.1 孤植第49页
        4.2.2 丛植第49-50页
        4.2.3 列植第50页
        4.2.4 片植第50-51页
        4.2.5 竹篱第51页
    4.3 观赏竹在长沙市园林绿化中的配置方式第51-53页
        4.3.1 观赏竹与建筑第51-52页
        4.3.2 观赏竹与水体第52页
        4.3.3 观赏竹与山石第52-53页
        4.3.4 观赏竹与植物第53页
    4.4 观赏竹在长沙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第53-55页
        4.4.1 科普教育第53页
        4.4.2 园林造景第53-54页
        4.4.3 文化体现第54页
        4.4.4 空间布局第54页
        4.4.5 防护功能第54-55页
        4.4.6 改造地形第55页
    4.5 观赏竹的造景原则第55-57页
        4.5.1 适地适竹,充分考虑竹的生态习性第55页
        4.5.2 师法自然,营造和谐竹景观第55-56页
        4.5.3 寓情于景,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第56-57页
5 观赏竹在长沙市观赏性评价第57-66页
    5.1 评价方法与竹种第57-59页
        5.1.1 评价方法第57页
        5.1.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第57-58页
        5.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8-59页
        5.1.4 观赏竹种选择第59页
    5.2 评定结果与分析第59-66页
        5.2.1 评定结果第59页
        5.2.2 模糊数学分析第59-66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6-69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观赏竹在长沙市园林绿化中应用存在的问题第66-67页
        6.2.1 应用种类较少第66页
        6.2.2 应用形式简单第66-67页
        6.2.3 养护管理不到位第67页
    6.3 建议第67-69页
        6.3.1 拓展应用范围第67页
        6.3.2 提升设计水平第67-68页
        6.3.3 提高管理水平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地方特色的永州异蛇文化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郑州市净月湖畔小区视觉景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