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 ·前言 | 第13-14页 |
| ·C_(60) 环加成化学 | 第14-16页 |
| ·[4+2]环加成 | 第14页 |
| ·[3+2]环加成 | 第14-16页 |
| ·[2+2]环加成 | 第16页 |
| ·[1+2]环加成 | 第16页 |
| ·C_(60) 的羟基化反应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 ·C_(60) 与HN0_3/H_2S0_4 混酸反应法 | 第17页 |
| ·RC0_2N0_2 亲电加成法 | 第17页 |
| ·水解环硫酸酯前体法 | 第17-18页 |
| ·水解C_(60) 的N0_2 加成产物法 | 第18页 |
| ·C_(60) 的硼氢化反应法 | 第18页 |
| ·C_(60) 与钾反应制备富勒醇法 | 第18页 |
| ·四丁基氢氧化铵催化合成法 | 第18-19页 |
| ·C_(60) 及其衍生物的发展前景 | 第19页 |
| ·C_(60) 及其衍生物在DNA 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 ·本课题的立题思想 | 第2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31页 |
| 第2章 2-(4-醛基苯基)-5-(1-羟乙基)-C_(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1-43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1-32页 |
| ·目标产物的合成 | 第32页 |
| ·目标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 第32-33页 |
| ·目标产物的表征 | 第33-34页 |
| ·1~H 核磁共振波谱 | 第33页 |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33页 |
| ·质谱 | 第33-34页 |
| ·高效液相色谱 | 第34页 |
| ·产物的荧光光谱 | 第34页 |
| ·产物的电化学性质表征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 ·色谱分离分析 | 第34-35页 |
| ·产物的表征 | 第35-39页 |
| ·1~H 核磁谱 | 第35-36页 |
| ·红外光谱 | 第36页 |
| ·质谱 | 第36-39页 |
| ·紫外光谱 | 第39页 |
| ·产物的荧光及电化学性质 | 第39-40页 |
| ·荧光光谱 | 第39-40页 |
| ·产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第3章 基于C_(60)-CHO I 修饰玻碳电极的DNA 电化学阻抗传感器 | 第43-53页 |
| ·前言 | 第43-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 ·DNA 传感器的制备 | 第44-45页 |
| ·DNA 杂交及检测 | 第45页 |
| ·电化学实验 | 第45-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 ·C_(60)-CHO I/GCE 的SEM 表征 | 第46页 |
| ·S1 在C_(60)-CHO I/GCE 表面共价固定的电化学表征 | 第46-48页 |
| ·修饰条件的优化 | 第48-49页 |
| ·C_(60)-CHO I 滴涂量的优化 | 第48页 |
| ·S1 探针键合时间的优化 | 第48-49页 |
| ·杂交过程的交流阻抗检测 | 第49-50页 |
| ·传感器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第4章 以C_(60)-CHO II 为DNA 共价固定平台、亚甲基蓝为杂交指示剂的DNA 电化学传感器 | 第53-65页 |
| ·前言 | 第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53-5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 ·DNA 传感器的制备 | 第54页 |
| ·DNA 杂交 | 第54-55页 |
| ·电化学实验 | 第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 ·C_(60)-CHO II/GCE 的SEM 表征 | 第55-56页 |
| ·S1 在C_(60)-CHO II/GCE 表面共价固定的电化学表征 | 第56-58页 |
| ·DNA 传感器条件的优化 | 第58-59页 |
| ·S1 探针键合时间的优化 | 第58页 |
| ·MB 富集时间的优化 | 第58-59页 |
| ·扫速对MB 循环伏安图的影响 | 第59-60页 |
| ·电化学检测DNA 杂交 | 第60-62页 |
| ·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第5章 富勒醇的制备及其作为DNA 电化学传感器构建的立体平台 | 第65-81页 |
| ·前言 | 第65-66页 |
| ·实验部分 | 第66-70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66-70页 |
| ·富勒醇的制备 | 第67页 |
| ·红外光谱表征 | 第67页 |
| ·紫外光谱表征 | 第67页 |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67-68页 |
| ·DNA 杂交及检测 | 第68页 |
| ·电化学实验 | 第68页 |
| ·电极表面探针DNA 的密度 | 第68-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6页 |
| ·富勒醇的光谱表征 | 第70页 |
| ·红外光谱表征 | 第70页 |
| ·紫外吸收光谱表征 | 第70页 |
|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70-72页 |
| ·电极表面DNA 密度分析 | 第72-73页 |
| ·杂交时间优化 | 第73-74页 |
| ·DNA 杂交的电化学检测 | 第74-75页 |
| ·传感器的精密度、再生性与稳定性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 附录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