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东北电网风电调峰辅助服务机制完善及交易优化模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3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5-21页
        1.1 选题背景第15-19页
        1.2 选题意义第19-2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32页
        1.2.1 国外辅助服务市场发展现状第22-27页
        1.2.2 国内辅助服务市场发展现状第27-28页
        1.2.3 风电调峰辅助服务研究现状第28-3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第32-33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33-35页
第2章 东北电网现有调峰服务补偿机制调整优化模型第35-59页
    2.1 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现状、问题及改善途径第35-42页
        2.1.1 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相关政策第35-40页
        2.1.2 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存在问题第40-41页
        2.1.3 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改善途径第41-42页
    2.2 火电机组基本调峰标准聚类分析模型第42-44页
        2.2.1 K-Means聚类分析模型第42-43页
        2.2.2 火电机组调峰标准聚类指标选取第43页
        2.2.3 火电机组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模型第43-44页
    2.3 算例分析第44-57页
        2.3.1 基础数据第44-45页
        2.3.2 机组聚类分析结果第45-57页
        2.3.3 调峰辅助服务补偿结果第57页
    2.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3章 东北电网火电调峰辅助服务成本测算模型第59-80页
    3.1 风电对火电发电绩效的影响分析第59-61页
        3.1.1 对火电出力的影响分析第59-60页
        3.1.2 对火电启停次数的影响分析第60-61页
        3.1.3 对火电发电煤耗的影响分析第61页
    3.2 火电机组参与风电调峰调度优化模型第61-69页
        3.2.1 风电出力场景模拟方法第61-64页
        3.2.2 火电调峰调度优化模型第64-66页
        3.2.3 调度模型求解算法第66-69页
    3.3 算例分析第69-78页
        3.3.1 基础数据第69-72页
        3.3.2 仿真情景设定第72页
        3.3.3 非供热期模型调度结果第72-74页
        3.3.4 供热中期模型调度结果第74-75页
        3.3.5 供热末期模型调度结果第75-77页
        3.3.6 不同供热阶段火电深度调峰成本第77-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基于发电权交易的东北电网调峰补偿优化模型第80-103页
    4.1 发电权交易机制介绍第80-83页
        4.1.1 基本内容与特点第80-81页
        4.1.2 交易方式与组织第81-82页
        4.1.3 交易撮合与结算第82-83页
    4.2 基于发电权交易的火电调峰效益优化模型第83-96页
        4.2.1 发电权交易模型构建第83-85页
        4.2.2 发电权交易模型求解第85-86页
        4.2.3 算例分析第86-96页
    4.3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火电调峰补偿模型第96-102页
        4.3.1 参与方角色定位分析第96-97页
        4.3.2 参与方效益分配模型第97-99页
        4.3.3 算例分析第99-102页
    4.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基于两部制电价的东北电网调峰补偿模型第103-117页
    5.1 完全市场机制下两部制电价应用思路第103-106页
        5.1.1 完全竞争市场第103页
        5.1.2 MCP电价机制第103-105页
        5.1.3 两部制电价应用第105-106页
    5.2 完全电力市场下火电调峰成本测算模型第106-109页
        5.2.1 风火电市场竞价收益模型第107页
        5.2.2 机组投资收益逆推模型第107-108页
        5.2.3 火电调峰成本测算模型第108-109页
    5.3 基于两部制电价的火电调峰补偿机制第109-116页
        5.3.1 调峰补偿方案设定第109页
        5.3.2 调峰补偿分摊模型第109页
        5.3.3 算例分析第109-116页
    5.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6章 东北电网跨省调峰资源交易机制及改进途径第117-141页
    6.1 东北电网风电省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现状第117-125页
        6.1.1 调峰资源跨省交易相关政策第118-119页
        6.1.2 调峰资源跨省交易主要流程第119-121页
        6.1.3 调峰资源跨省交易存在问题第121-125页
    6.2 国外风电跨省交易经验对中国的启示第125-136页
        6.2.1 国外跨省电力交易模式第125-130页
        6.2.2 中国跨省跨区电力交易第130-133页
        6.2.3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借鉴第133-136页
    6.3 东北电网跨省区调峰交易机制改进政策建议第136-140页
        6.3.1 东北电网跨省调峰交易组织改进第136-137页
        6.3.2 跨省调峰辅助服务交易改善途径第137页
        6.3.3 跨省调峰交易机制的政策建议第137-140页
    6.4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第7章 研究结果和结论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3-15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54-155页
作者简介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细菌IOB-7漆酶的生产纯化及其降解污染物的研究
下一篇:膜—光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性能及膜污染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