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研究--基于安徽省五个县的调研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3.1 权利意识内涵的相关文献研究第10-11页
        1.3.2 新型职业农民的文献综述第11-14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6-20页
    2.1 相关概念第16-18页
        2.1.1 新型职业农民第16-17页
        2.1.2 权利意识第17页
        2.1.3 新型职业农民的权利意识第17-18页
    2.2 相关理论第18-20页
        2.2.1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8-19页
        2.2.2 市场经济主体理论第19-20页
3 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现状分析第20-30页
    3.1 问卷设计与访谈提纲设计第20-21页
        3.1.1 问卷设计的主要思路第20-21页
        3.1.2 访谈提纲的设计第21页
    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21-22页
        3.2.1 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第21-22页
        3.2.2 访谈调查对象的情况第22页
    3.3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的现状第22-30页
        3.3.1 权利归属意识第22-25页
        3.3.2 权利行使及维护意识第25-26页
        3.3.3 权利救济意识与救济意愿第26-27页
        3.3.4 权力观与权利观第27-28页
        3.3.5 权利知识(法律知识)获得途径第28-30页
4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0-33页
    4.1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1页
    4.2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3页
5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的途径探索第33-39页
    5.1 进一步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第33-35页
        5.1.1 强化相关主体的法律培育意识第33页
        5.1.2 科学确立法律培训内容第33-34页
        5.1.3 拓展权利意识培育与养成路径第34-35页
    5.2 立足社会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自治组织建设与发展第35-36页
        5.2.1 建设新型职业农民自治组织的必要性第35页
        5.2.2 新型职业农民自治组织建立的原则第35-36页
    5.3 加强“权利本位”的法律文化建设第36-39页
        5.3.1 立法上突出“权利本位”第36-37页
        5.3.2 行政执法上凸显“权利本位”第37-38页
        5.3.3 建立和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第38页
        5.3.4 在普法中注重“权利本位”心理和观念的培育第38-39页
6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附录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调查问卷第44-46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籽用乌桕良种选择及优株分子标记
下一篇:传统“礼治”介入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