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1 权利意识内涵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10-11页 |
1.3.2 新型职业农民的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新型职业农民 | 第16-17页 |
2.1.2 权利意识 | 第17页 |
2.1.3 新型职业农民的权利意识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2.1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市场经济主体理论 | 第19-20页 |
3 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3.1 问卷设计与访谈提纲设计 | 第20-21页 |
3.1.1 问卷设计的主要思路 | 第20-21页 |
3.1.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21页 |
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3.2.1 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 第21-22页 |
3.2.2 访谈调查对象的情况 | 第22页 |
3.3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的现状 | 第22-30页 |
3.3.1 权利归属意识 | 第22-25页 |
3.3.2 权利行使及维护意识 | 第25-26页 |
3.3.3 权利救济意识与救济意愿 | 第26-27页 |
3.3.4 权力观与权利观 | 第27-28页 |
3.3.5 权利知识(法律知识)获得途径 | 第28-30页 |
4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3页 |
4.1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4.2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5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的途径探索 | 第33-39页 |
5.1 进一步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第33-35页 |
5.1.1 强化相关主体的法律培育意识 | 第33页 |
5.1.2 科学确立法律培训内容 | 第33-34页 |
5.1.3 拓展权利意识培育与养成路径 | 第34-35页 |
5.2 立足社会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自治组织建设与发展 | 第35-36页 |
5.2.1 建设新型职业农民自治组织的必要性 | 第35页 |
5.2.2 新型职业农民自治组织建立的原则 | 第35-36页 |
5.3 加强“权利本位”的法律文化建设 | 第36-39页 |
5.3.1 立法上突出“权利本位” | 第36-37页 |
5.3.2 行政执法上凸显“权利本位” | 第37-38页 |
5.3.3 建立和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 第38页 |
5.3.4 在普法中注重“权利本位”心理和观念的培育 | 第38-39页 |
6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新型职业农民权利意识调查问卷 | 第44-4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