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一株固氮细菌的全基因组分析与其WrbA基因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生物固氮第10-11页
    1.2 克雷伯氏菌第11页
    1.3 桉树第11-12页
    1.4 WrbA基因第12页
    1.5 细菌的粘附性第12-13页
    1.6 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第13-14页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页
    1.8 实验流程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42页
    2.1 实验材料第15-18页
        2.1.1 实验菌株与质粒第15-16页
        2.1.2 引物第16页
        2.1.3 抗生素及其他培养基添加试剂第16-17页
        2.1.4 培养基第17-18页
    2.2 实验仪器第18-19页
    2.3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19页
    2.4 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9-24页
        2.4.1 菌株的活化与验证第19-20页
        2.4.2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0-22页
        2.4.3 DNA的电泳检测第22-23页
        2.4.4 细菌基因组的全基因组测序第23页
        2.4.5 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3-24页
    2.5 突变菌株MA的功能互补第24-32页
        2.5.1 突变菌株MA的活化与验证第24-25页
        2.5.2 突变菌株MA的功能互补菌株构建流程第25页
        2.5.3 引物的设计第25-26页
        2.5.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26-27页
        2.5.5 PCR产物的回收第27-28页
        2.5.6 质粒的提取第28-29页
        2.5.7 中间载体的构建与保存第29-32页
        2.5.8 互补质粒的构建与保存第32页
        2.5.9 双亲本接合第32页
    2.6 蛋白表达菌株的构建第32-36页
        2.6.1 蛋白表达菌株构建流程第32页
        2.6.2 蛋白表达菌株的构建第32-34页
        2.6.3 蛋白质电泳验证第34-36页
    2.7 粗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第36-40页
        2.7.1 粗蛋白的提取第36-37页
        2.7.2 酶活的测定第37-40页
    2.8 细菌zeta电位的测量第40-42页
        2.8.1 测量仪器及参数第40页
        2.8.2 菌液的预处理第40页
        2.8.3 Zeta电位的测定流程第40-42页
第三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预测结果第42-67页
    3.1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与分析第42-51页
        3.1.1 全基因组测序概况第42-43页
        3.1.2 基因组组分分析第43-44页
        3.1.3 蛋白质组分分析第44-45页
        3.1.4 菌种确认结果第45-51页
    3.2 突变基因比对结果第51-59页
        3.2.1 突变基因确认第51页
        3.2.2 多序列比对结果第51-58页
        3.2.3 WrbA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第58-59页
    3.3 WrbA基因分析结果第59-67页
        3.3.1 等电点、分子质量预测第59页
        3.3.2 蛋白质分子式及不稳定指数预测第59-60页
        3.3.3 信号肽预测第60-61页
        3.3.4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第61页
        3.3.5 磷酸化位点预测第61-62页
        3.3.6 功能位点预测第62-63页
        3.3.7 蛋白质疏水性预测第63页
        3.3.8 无序化特征预测第63-64页
        3.3.9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第64-65页
        3.3.10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第65-66页
        3.3.11 总结第66-67页
第四章 MA互补菌株的构建结果第67-72页
    4.1 MA活化与验证结果第67页
    4.2 互补片段的PCR扩增第67-68页
    4.3 中间载体的构建第68页
    4.4 互补质粒的构建第68-70页
        4.4.1 PCR验证第69-70页
    4.5 双亲本接合结果第70-71页
    4.6 结论第71-72页
第五章 WrbA蛋白表达菌株的构建结果第72-75页
    5.1 WrbA基因的PCR扩增第72页
    5.2 中间载体的构建第72-73页
    5.3 蛋白表达菌株构建第73-75页
        5.3.1 转化结果第73页
        5.3.2 蛋白电泳结果第73-75页
第六章 酶活性测量结果第75-80页
    6.1 粗蛋白浓度测定结果第75-76页
        6.1.1 标准蛋白曲线第75页
        6.1.2 粗蛋白浓度测定第75-76页
    6.2 NAD(P)H自发氧化测定结果第76页
    6.3 粗蛋白酶活性测量结果第76-77页
    6.4 色氨酸对酶活性的影响第77-78页
    6.5 讨论第78-80页
第七章 菌体表面电位的测定结果第80-81页
    7.1 Zeta电位测量结果第80页
    7.2 讨论第80-81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9页
附录第89-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种植业农户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选择偏好分析--基于内蒙古种植业农户的实地调查
下一篇:内蒙古正蓝旗不同奶牛养殖模式成本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