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12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状态检修及RCM基础理论 | 第14-21页 |
2.1 设备检修 | 第14页 |
2.2 状态检修的理论和技术 | 第14-16页 |
2.2.1 寿命学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可靠性理论 | 第15页 |
2.2.3 状态检修主要技术 | 第15-16页 |
2.3 RCM理论体系说明 | 第16-20页 |
2.3.1 RCM的定义 | 第16页 |
2.3.2 RCM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2.3.3 RCM实施方法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S公司变电设备检修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3.1 状态检修的开展条件分析 | 第21-23页 |
3.1.1 技术力量现状分析 | 第21页 |
3.1.2 变电设备性能分析 | 第21-22页 |
3.1.3 设备可靠性水平分析 | 第22页 |
3.1.4 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 | 第22-23页 |
3.1.5 状态检修管理机制现状 | 第23页 |
3.2 状态检修的可行性 | 第23-24页 |
3.2.1 职工观念的转变 | 第23页 |
3.2.2 人力资源的保障 | 第23-24页 |
3.2.3 技术监督的支撑 | 第24页 |
3.2.4 系统管理的应用 | 第24页 |
3.3 实施状态检修的重要措施 | 第24-25页 |
3.3.1 队伍建设措施 | 第24-25页 |
3.3.2 管理措施 | 第25页 |
3.3.3 技术措施 | 第25页 |
3.3.4 实施措施 | 第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S公司基于状态检修的变电设备检修的组织和实施 | 第27-50页 |
4.1 总体目标 | 第27页 |
4.2 组织架构 | 第27-28页 |
4.2.1 领导小组组成及工作职责 | 第27-28页 |
4.2.2 工作小组组成及工作职责 | 第28页 |
4.2.3 专家小组组成及工作职责 | 第28页 |
4.3 状态检修基本要求 | 第28页 |
4.4 管理工作流程及其关键节点说明 | 第28-46页 |
4.4.1 设备信息收集 | 第29-30页 |
4.4.2 设备状态评价 | 第30-36页 |
4.4.3 设备风险评估 | 第36-37页 |
4.4.4 检修决策 | 第37页 |
4.4.5 检修计划 | 第37页 |
4.4.6 现场实施 | 第37-38页 |
4.4.7 绩效评估 | 第38页 |
4.4.8 设备评价方法说明 | 第38-40页 |
4.4.9 变电设备检修项目分类 | 第40-45页 |
4.4.10 状态监测的主要方法 | 第45-46页 |
4.5 检修质量控制 | 第46-49页 |
4.5.1 控制目标 | 第46页 |
4.5.2 控制重点 | 第46页 |
4.5.3 控制手段 | 第46-47页 |
4.5.4 控制过程 | 第47-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基于RCM的S公司设备管理系统构建 | 第50-65页 |
5.1 系统需求 | 第50-51页 |
5.1.1 需求对象 | 第50页 |
5.1.2 需求性能 | 第50-51页 |
5.1.3 系统要求 | 第51页 |
5.2 总体架构 | 第51-53页 |
5.2.1 总体结构 | 第51-52页 |
5.2.2 数据平台 | 第52-53页 |
5.2.3 体系结构 | 第53页 |
5.3 系统功能 | 第53-60页 |
5.3.1 设备管理 | 第53-54页 |
5.3.2 试验管理 | 第54页 |
5.3.3 缺陷管理 | 第54页 |
5.3.4 状态检修分析 | 第54-55页 |
5.3.5 设备检修策略 | 第55-58页 |
5.3.6 设备状态预警 | 第58-59页 |
5.3.7 计划管理 | 第59页 |
5.3.8 班组管理 | 第59页 |
5.3.9 相关接口互联 | 第59页 |
5.3.10 综合统计查询 | 第59-60页 |
5.4 实例说明 | 第60-64页 |
5.4.1 单元设备分析 | 第60-61页 |
5.4.2 设备整体分析 | 第61-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